器械體操:利用體操棒、啞鈴、吊環、滑輪、爬肩梯、拉力器、肩關節綜合練習器等進行鍛煉。
注意:應在無痛範圍內活動,
因為疼痛可反射性地引起或加重肌痙攣,
從而影響功能恢復。
每次活動以不引起疼痛加重為宜。
反之則提示活動過度或出現了新的損傷,
宜隨時調整運動量。
下垂擺動練習:軀體前屈,
使肩關節周圍肌腱放鬆,
然後做內外、前後、繞臂擺動練習,
幅度可逐漸加大,
直至手指出現發脹或麻木為止。
此時記錄擺動時間,
然後直腰稍做休息放鬆,
再做持重(1~2公斤)下垂擺動,
做同樣時間的前後、內外、環繞擺動(30~50次),
按摩與被動運動:肩部按摩能達到改善血液迴圈、減輕肌痙攣和松解關節粘連的作用。 按摩配合被動活動, 可增大肩關節的活動範圍。 但手法一定要輕柔, 以免症狀加重。 一般先在肩部施以推、揉、滾等手法, 以放鬆肌肉, 緩解痙攣。 再拿或按肩井、肩骨禺、肩貞、中府、天宗等穴。 用推按理筋法, 彈撥肱二頭肌肌腱、肱三頭肌長頭及胸大肌止點。 在做肩關節的抖動, 同時做肩關節各方向輕巧的被動運動, 逐漸擴大活動範圍, 最後以搓、抹等手法結束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