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四季養生>夏季保健>正文

警惕!陰暑比中暑更厲害

“陰暑者, 因暑而受寒者也……故名陰暑。 ”故中醫認為, 患陰暑的主要原因是因風、寒、濕邪侵襲機體引發, 常常在季節轉換的時候由於過度貪涼而出現, 如果過於避熱趨涼, 均可導致風、寒、濕侵襲機體而引發“陰暑”。

由於夏季暑熱濕盛, 人們毛孔開張、腠理疏鬆, 人們睡眠、午休和納涼之時, 若過於避熱趨涼, 如夜間露宿室外, 或坐臥于陰寒潮濕之地, 或在樹陰下、水亭中、陽臺上乘涼時間過長, 或運動勞作後立即用冷水澆頭沖身, 或立即快速飲進大量冷開水或冰鎮飲料, 或睡眠時被電扇強風對吹, 均可導致風、寒、濕邪侵襲機體而引發陰暑。

疾病區分:陰暑難道不是中暑嗎?

按中醫理論, 在風、寒、暑、濕、燥、火過偏的六淫中, 暑屬外邪, 這與季節、工作環境有很強的相關性。

暑邪致病有陰陽之分, 在暑熱或高溫環境下作業而中暑者, 屬“陽暑”, 即俗稱“中暑”;

而在暑熱時節, 過食生冷, 或貪涼露宿, 或冷浴過久所致的熱病, 俗稱“中於寒”, 屬“陰暑”。 暑邪為火熱所化, 主升散, 多挾濕。 其臨床症狀有高熱、汗出、口渴喜飲、尿少短赤、頭痛、頭暈、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體溫升高(身體產熱過多, 而散熱不足)、氣短、倦怠或猝然昏倒, 不省人事。

更正誤區:藿香正氣只治陰暑, 不治陽暑

藿香正氣藥是傳統中醫藥的經典老方, 功能相當廣泛, 但主要還是用來理氣祛濕和驅寒,

適用於治療因避熱貪涼引起的“陰暑”。 現代社會, 隨著空調的普及, “陰暑”之證有多發的趨勢。

然而, 藿香正氣用於中暑時, 可謂火上澆油。 這是因為按照中醫理論, 夏至之後的溫熱性疾病稱為中暑, 是熱毒入侵人體所致, 臨床以高熱、大量出汗、疲倦乏力為主要表現, 嚴重的可能會出現虛脫。 治療應當以清熱瀉火、養陰解暑為主。 而藿香正氣的方藥組成為藿香、白芷、紫蘇、大腹皮、半夏、陳皮、厚朴、白術、生薑、大棗等都屬於溫熱藥物。

陰暑治療:綜合治療, 對症下藥

“陰暑”患者症狀輕者適量服用一些藿香正氣水即可緩解症狀, 嚴重者則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以免耽誤病情。

不論症狀輕重, 患者都需在飲食上有所注意,

如多飲水;常喝稀飯、淡茶、菜湯、豆漿、果汁;常吃些清熱、生津、養陰的食物, 如蘿蔔、茅根、荸薺、番茄、豆腐、菱角、蓮藕、蜂蜜、瘦肉、木耳、黃花魚、銀耳、百合、核桃、烏梅、芝麻及其他新鮮水果和蔬菜等。 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熱、油膩的食物, 少飲酒。

另外, 患有陰暑的病人千萬不要在樹蔭下、陽臺上乘涼時間過長, 更不要快速飲進大量冷開水或冰鎮飲料, 或在睡眠時不要開電扇強風對吹等。

陰暑預防:早預防, 防範于未然

1、在睡眠和納涼之時, 不要過於避熱趨涼, 使用空調時, 溫度不要太低, 最好保持在26℃左右。 特別是睡眠時要合理使用電扇, 不對頭直吹。 空調溫度保持在26℃以上, 空調一般開2—3小時應停半小時後再用。

2、不要久臥陰寒潮濕之地, 在樹蔭下乘涼時間過久。

3、注意飲食與休息。 高熱身體不適時應多飲水, 保持飲食清淡, 可常喝些稀飯、淡菜、菜湯、豆漿、水果汁等。

4、不要用冷水急速降溫。 從事體育運動或烈日下勞作回屋後, 只需將身上的汗液擦乾即可, 等皮膚溫度降下後再用溫水洗澡;更不要快速飲用涼開水或冰鎮飲料。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