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兒童>正文

反復高熱是什麼原因?

那天值夜班, 突然來了個發燒抽風的女孩。 孩子的媽媽說, 孩子4歲了, 下午幼稚園老師打電話說孩子發燒。 回家後給她服了退燒藥, 體溫稍微降下來一點;可到了晚上, 又一陣發冷寒戰, 接著又燒起來, 再用退熱藥不管用, 反而越燒越高, 突然抽起風來。

我一邊給孩子用降溫、鎮靜措施, 給她止住了抽搐, 一邊追問孩子以往的病史。 媽媽說, 孩子近半年來, 有過幾次突然發燒的情況, 而且每次發燒前似乎都有發冷或寒戰, 醫院卻查不出什麼毛病, 服些退熱消炎藥也就好了。

孩子發燒前每每有發冷寒戰的現象,

這種發冷發燒的症狀分明是有感染的表現, 並表明有細菌或毒素反復進入血循環引起菌血症或毒血症。 引起發冷發燒的最常見感染病灶有皮膚的疥瘡、扁桃腺炎、肺內感染、膽系感染等。 可我仔細檢查孩子的全身皮膚, 沒有感染病灶;口腔、咽喉也不見感染紅腫, 扁桃腺不腫大;聽診她的雙肺, 呼吸音清晰, 沒有羅音;腹部不脹, 沒有觸痛壓痛和包塊。 確實查不出常見的幾種發冷發熱病因跡象。 我準備讓孩子驗血時, 孩子要撒尿, 這下提醒了我, 立即送了個尿常規化驗。 結果發現尿混濁, 顯微鏡下查到白細胞和大量膿細胞, 這才明確了診斷———“尿路感染”。

事實上, 尿路感染也是引起發冷發熱的原因之一, 卻往往被醫生忽視。

而泌尿系感染在婦女、兒童中的發病率並不算低, 特別是女童。 只是孩子多半不會表達, 常造成延誤診治。 一般而言, 有症狀的泌尿道感染, 在每千個嬰兒中約有1.4個, 以男嬰較多。 但1歲以上的病童則多是女孩;7~11歲女童中有1.2%~1.9%罹患泌尿系感染, 只是有的可能沒有泌尿系症狀, 易被家人和醫生忽略。

父母如何及早發現孩子的感染?

如果是嬰兒, 常有不明原因的發燒、體重減輕、生長遲滯、嘔吐、腹瀉、黃疸等;較小的孩子, 不明原因的發燒是主要指標;到了學齡兒童才會有尿頻、失禁、小便痛及灼熱感等像大人的症狀。

有時, 大腸桿菌及腺病毒等, 也會引起出血性膀胱炎。 必須提醒家長, 不應忽視孩子的泌尿道感染, 因為15%的尿毒癥患者是因為長期尿路感染所致;尤其是患兒有尿路阻塞或膀胱輸尿管回流,

更要小心。 一旦明確診斷就應住院徹底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