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護燒傷區, 防止或儘量清除外源性污染。
2防治低血容量和休克。
3治療局部和全身感染。
4促進創面儘早癒合, 儘量減少瘢痕所致的功能障礙和畸形。
5防治多系統功能衰竭。
燒傷的治療方法1輕度燒傷
最好立即用冷水或冰水浸泡45min, 創面用手術皂清洗、清創和徹底沖洗, 清除大皰液體, 隨後用凡士林或磺胺嘧啶銀紗布覆蓋創面, 再用厚吸水棉包裹, 繃帶包紮;
每2~3天更換敷料以檢查有無感染。 頭面部、會陰部、單側軀幹燒傷, 嚴重創面感染, 適用暴露療法。
該法需室內清潔, 空氣流通好, 室溫30℃左右,
2全身治療
成人Ⅱ度或Ⅲ度燒傷面積超過15%~20%, 小兒燒傷面積超過10%的病人, 有可能發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應進行補液治療, 此外, 應依據情況給予適當的支援療法。
3燒傷的感染處理
感染是引起死亡的首要原因。 凡創傷分泌物的顏色、氣味、量發生改變, 尤其是出現膿性分泌物, 創面出現潮濕溶解, 或有點狀蟲咬狀變化, 提示創面有感染跡象, 應用抗生素治療。
必要時需作膿液培養和藥敏試驗。 用藥量應足, 早期給藥, 多主張靜脈給藥, 必要時, 可2~3種抗生素聯合用藥。 若有真菌感染, 應給予抗真菌治療。
燒傷的中醫辨證選方1毒熱熾盛
治法:清營涼血解毒。
方藥:清營湯合黃連解毒東加減。 水牛角粉10g, 生地、玄參、銀花、黃連、丹參、麥冬、黃芩、黃柏、山梔、甘草各15g。
水煎, 每日1劑分2次服。 若熱毒傳心者, 加清心開竅之品, 用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
熱邪傳肺者加清肺化痰之品如生石膏、川貝、魚腥草等;若熱毒傳腎, 尿少或尿閉者, 加車前子、白茅根、豬苓、澤瀉;若腹脹便幹可加枳實、厚樸、大黃等。
2熱盛傷陰
治法, 解毒利濕, 養阻清熱。
方藥:解毒養陰東加減。 南北沙參各20g, 西洋參15g, 石斛、玄參、佛手、生黃芪、生地、丹參各12g, 公英、麥冬、玉竹、銀花、甘草各10g, 生苡仁20g。
若脾胄虛弱者宜調理脾胃為主, 以參苓白術散加山藥、扁豆、石斛;呃逆噯氣者加制半夏、柿蒂、竹茹。
3氣血雙虛
治法:益氣養血, 健脾和胃。
方藥:八珍湯。 人參20g, 白術、茯苓各30g,
若便溏粘臭而頻者, 加葛根、白頭翁、廣木香、神曲等;嘔血便血者, 加三七、白及、側柏炭、地榆炭、槐花炭。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關於燒傷的處理方法。 如果穿著衣服或鞋襪部位被燙傷, 千萬不要急忙脫去被燙部位的鞋襪或衣褲, 否則會使表皮隨同鞋襪一起脫落。 希望以上的內容能夠説明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