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原則: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臨床較難治的疾病, 不論單純中醫或單純西醫治療, 遠期療效都不令人十分滿意。 近年來中西醫結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將兩者有機結合應用於臨床, 發揮各自的優勢, 取長補短, 從而提高臨床療效。
一、減少激素類藥物用量, 配以中藥治療
由於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激素依賴性疾病, 故西醫治療以激素為主, 但療程長, 往往需要半年以上, 且副作用較大, 有男性化表現, 閉經, 絕經期綜合症等, 治療期間儘管子宮內膜異位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緩解, 但隨之而來又給患者帶來新的病痛,
二、人工流產術後用中藥進行預防性治療
從臨床報導看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生率上升與人工流產、宮內置環密切相關, 為降低本病的發病率, 可採用中藥對人工流產術後患者進行預防性治療, 口服中藥促進宮內瘀血排出, 以降低手術的應激反應, 調節機體神經內分泌-免疫功能的平衡, 清除人流術時倒流盆腔的血液和防止宮內血液倒流, 減少本病的發生率, 從預防角度看中醫中藥治療可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補腎活血將可能成為今後治療的方向
中醫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產生主要是血瘀所致, 故在治療上始終不離活血化瘀。 近年來有人研究認為是由於腎虛而致血瘀, 尤其是輕度子宮內膜異位症不孕原因的80%以上是由於高泌乳血症, 卵泡發育障礙,
治療時要審因論治, 針對瘀血這一實質, 以活血祛瘀為主, 再根據寒熱虛實分別施以疏肝理氣, 溫經散寒, 益氣補腎, 清熱消症等法。 並在治療時結合月經週期不同時期及不同體質分別論治,
子宮內膜異位症療效判定標準:
1、痊癒
(1)保守療法:①痛經消失;②月經正常;③子宮正常大小, 粘連吸收, 結節及增厚消失。
(2)手術療法, ①主要病灶己切除, 殘存粘連或增厚組織基本消失;②臨床症狀消失;③腹部或其他傷口癒合好;④術後恢復好。
2、好轉
(1)臨床症狀基本消失。
(2)腹部包塊縮小。
3、無效:經治療症狀無改變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