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治療胃病的偏方

一、治療胃病的偏方

二、治療胃炎的中藥

三、胃病的飲食預防方法

治療胃病的偏方

1、飲食停滯型

暴食多飲,飲停食滯,致胃氣中阻,故出現胃痛,脘腹脹滿,噯腐吞酸,大便不暢,舌苔厚膩,脈弦滑。 應用消食導滯的方法,方用保和丸加減:神曲12克,山楂15克,萊菔子12克,法半夏10克,茯苓12克,陳皮6克,枳實10克,連翹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2、胃陰虧虛型

胃痛日久,鬱熱傷陰,胃失濡養,固見胃脘灼痛,嘈雜似饑,口乾咽燥,大便幹結,舌紅少苔,脈細數。 應用養陰益胃的方法,方用一貫煎加減:北沙參15克,麥冬12克,生地黃15克,枸杞12克,當歸6克,白芍15克,川楝子10克,佛手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3、肝胃鬱熱型

肝氣鬱結,日久化熱,邪熱犯胃,胃脘灼痛,痛勢急迫,煩躁易怒,泛酸嘈雜,口幹苦,舌紅苔黃,脈弦或數。 用疏肝泄熱和胃的方法,方用化肝煎加減:梔子12克,牡丹皮10克,白芍15克,陳皮6克,青皮10克,吳茱萸6克,黃連10克,蒲公英30克,佛手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4、脾胃虛寒型

饑飽失常,或勞倦過度,或久病脾胃受傷等,致脾陽不足,中焦虛寒,出現胃脘隱痛,泛吐清水,喜溫喜按,納差,便溏,神疲乏力,或畏寒肢冷,舌淡,脈細弱。 應用溫中健脾的方法,方用黃芪建中東加減:黃芪18克,白芍15克,桂枝10克,白術12克,黨參15克,乾薑6克,木香6克(後下),大棗5枚,水煎服。

5、寒邪客胃型

寒邪內客於胃,胃陽被寒邪所遏而不得舒展,氣機阻滯,臨床表現為胃痛暴作,畏寒喜暖,得溫痛減,喜熱飲,舌苔薄白,脈弦緊等。

應用散寒止痛的方法,輕者可局部溫熨,或服生薑紅糖湯即可,較重者以良附丸加味:高良薑12克,香附10克,蓽撥10克,吳茱萸、陳皮、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

6、肝氣犯胃型

肝主疏泄而喜條達,若情志不舒,則肝氣鬱結不得疏泄,橫逆犯胃而作痛,疼痛連脅,噯氣頻繁,每因情志刺激而痛作,舌苔薄白,脈弦。 應用疏肝理氣何為的方法,方用柴胡疏肝散化裁:柴胡、枳殼、赤芍各12克,香附1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治療胃炎的中藥

1、元胡

元胡又名延胡索、玄胡,為罌粟科紫堇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為中藥中的止痛良藥,對胃脘作痛及經行腹痛尤為效捷,配伍應用效果更佳。

2、砂仁

砂仁具有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的功效。 用於濕濁中阻,脘痞不饑,脾胃虛寒,嘔吐泄瀉。

3、藿香

藿香具有順氣,和中,辟穢,祛濕的功效。 治感冒暑濕,寒熱,頭痛,胸脘痞悶,嘔吐泄瀉,瘧疾,痢疾,口臭。

4、山楂

山楂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散瘀的功效。 用於胃病消化功能減退引起的飲食積滯都可以使用。

5、雞內金

本品有較強的消食化積作用,並且能夠健運脾胃,廣泛用於治療米麵薯芋肉食積滯的各種消化不良。

胃病的飲食預防方法

1、忌狼吞虎嚥

食物進入胃內,經儲納、研磨、消化,將食物變成乳糜狀,才能排入腸內。 如果咀嚼不細、狼吞虎嚥,食物粗糙,就會增加胃的負擔,延長停留時間,可致胃粘膜損傷;另外細嚼慢嚥,能增加唾液分泌,而使胃酸和膽汁分泌減少,有利於胃的保護。

2、忌咖啡濃茶

咖啡、濃茶均為中樞興奮劑,都能通過反射引起胃粘膜缺血,使胃粘膜的保護功能遭到破壞,從而導致潰瘍發生。

3、忌濫用藥物

容易損傷胃粘膜的藥物主要有三類:一是乙醯水楊酸類,如阿斯匹林;二是保泰松、消炎痛、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物;三是皮質類固醇等激素類藥物。 故應儘量避免服用這些藥物,如必須使用時,則要控制劑量和療程。

4、忌精神緊張

一個人在緊張、煩惱、憤怒時,其不良情緒可通過大腦皮質擴散到邊緣系統,影響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直接導致胃腸分泌出過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血管收縮、幽門痙攣、排空障礙,胃粘膜保護層受損,最終形成潰瘍。

5、忌過度疲勞

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如果過度疲勞,都會引起胃腸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調,胃酸過多而粘液減少,使粘膜受到損害。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