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發現新生兒的皮膚偶爾會有一些奇怪的小斑點或“變色”呢?這些“怪異”的皮膚現象是不是困擾了各位爸爸媽媽很久呢?實際上, 有一些現象純屬自然, 無須爸爸媽媽過分擔心, 那麼這些正常的“怪異”現象都有哪些呢?
新生兒皮膚“怪”現象
1、皮膚變色
新出生的寶寶的皮膚變化大多是暫時的, 不必過於擔心。 細心的家長能夠發現新生寶寶受體位的變化寶寶才會變色。 當寶寶左側臥時, 右側皮膚血色少而皮膚蒼白, 左側皮膚則多血而皮膚鮮紅, 而寶寶右側臥時則相反。 醫學上稱之為皮膚變色,
2、皮膚變黃
寶貝出生後2-3天, 會出現皮膚淡黃色、眼白微黃、尿色稍黃但不染黃尿布的現象, 但是寶貝吃奶有力、四肢活動好、哭聲響亮, 到了出生後7-9天, 皮膚黃色會逐漸消退。 這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 叫做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如有異常, 就可能是其他類型的黃疸, 應該及時治療。
3、皮膚有點點血點
剛出生的寶貝, 有時在突然猛烈大哭, 或在分娩時發生缺氧窒息, 或是胎頭在娩出時受到摩擦, 都有可能使皮膚上突然出現一些出血點。
新生兒皮膚護理
1、穿衣厚度以不出汗、小手溫熱為宜
寶寶出生後一星期左右, 穿著的衣量就可以和大人一樣多了。 不過由於秋天早晚溫差還比較大, 而新生寶寶由於自身散熱功能還不完善, 所以當中午氣溫較高時, 要及時為寶寶調節衣物, 以防穿得過多引起濕疹。 此外, 外出時, 媽媽還可帶一件擋風的斗篷, 因為大部分地區的4月, 春風裡還帶著些寒意呢。
2、注重保濕, 保證室內濕度
寶寶的很多皮膚問題, 如蛻皮、乾裂等, 都是因為過於乾燥引起的, 所以媽媽要為寶寶做好保濕的工作。 每次洗澡過後可為寶寶全身塗抹一遍嬰兒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