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病毒性肝炎, 簡稱甲型肝炎、甲肝, 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 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 糞便污染飲用水源、食物、蔬菜、玩具等均可引起流行, 水源或食物污染可導致暴發流行, 其病原學特點包括如下內容:
HAV為RNA病毒, 由7500個左右核苷酸組成, 人類HAV分為4個基因型(分別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 1個血清型和1個抗原抗體系統。
HAV較一般腸道病毒抵抗力強, 在貝殼類動物、污水、淡水、海水、泥土中能存活數月, 這種穩定性保證了HAV易通過食物和水傳播;HAV病毒對化學消毒劑的抵抗力強於一般腸道病毒屬病毒, 餘氯(1.5~2.5mg/L)15分鐘, 70%乙醇3分鐘,
人感染HAV後, 通過體液反應可產生甲型肝炎病毒抗體(抗-HAV), 可分為抗-HAVIgM和IgG。 其中, 抗-HAVIgM出現早, 常被作為早期肝炎診斷的指標;抗-HAVIgG是中和抗體, 可持續存在多年甚至終生, 常被作為HAV既往感染的指標, 是獲得免疫力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