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婦科>正文

愛恨“松糕鞋”

星期一的早晨, 醫生及護士們都聚在一起交班。 怎麼不見護士小趙?她平時工作認真, 上班一直是很準時的。 交班差不多結束時, 小趙才一瘸一拐、表情十分痛苦地出現在辦公室的門口。 交班後, 她急忙朝我這邊走過來, 並要我看一下她的腳。 原來, 在上班路上她不小心把腳扭了, 當時腳踝部(民間常稱腳眼)劇痛, 不能走路, 過了約5分鐘後才能慢慢地走回來。 我一看她的腳, 踝部腫脹, 兩側都有壓痛, 腳跟不敢著地;再看她穿的鞋子, 又是那種“厚底小船”, 美其名為“松糕鞋”。 真想不到, 骨科的護士也成為這類鞋子的“受害者”,
她已是我近一周來接診此類扭傷的第七個患者了。 記得有一首歌的歌詞說:不是我不明白, 而是世界變化得真快。 一夜之間, 走在大街小巷的青年女子突然高出了好幾釐米, 原來當代的青年女子不甘腳下默默無聞, 出奇制勝地“踩”上高高的“松糕鞋”, 最高的鞋底足有12釐米, 對身材較矮的小姐們來說, 這種不用手術增高, 又不必花費太多而能突然“長”高的鞋的確有很大的吸引力, 但新潮的“松糕鞋”常把她們害苦了。 踝關節由脛骨下端、腓骨下端及距骨構成。 從醫學角度上說, 踝關節面較髖關節或膝關節的關節面小, 但所擔負的身體重量最大, 加上脛腓骨下端是夾騎於距骨之上, 因而踝關節是特別易受傷的關節。
醫學上把脛骨下端向內和向下突出的部分分別稱為內踝和後踝, 而腓骨下端突出的部分則被稱為外踝。 踝關節在行走時除了有屈伸活動外, 還可輕微向兩側活動, 若鞋底高度過高, 行走時踝關節向兩側運動的幅度就會加大。 踝關節中心著力點越高, 踝關節受到的扭轉力就會越大, 越容易產生踝關節的內翻或外翻損傷。 除此之外, 踝關節的正常穩定性主要靠韌帶維持, 這些韌帶包括踝關節內側韌帶、外側韌帶及聯合韌帶。 正常情況下, 內側韌帶堅強, 不易斷裂, 外側韌帶不完整, 較薄弱, 故常導致足內翻損傷。 俗話說, 升得越高, 跌得越慘。 踝關節的中心著力點升高, 加上其生理特點, 穿“松糕鞋”時踝關節不但易損傷,
且這類損傷輕者致肌肉韌帶扭傷, 重者出現踝部骨折。 再者, 若鞋子比較笨重, 長期穿著行走將加重踝關節負擔, 使足部易疲勞及勞損, 而且鞋體厚重, 走路姿態難以輕鬆優美。 聽到這些解釋, 小趙才如夢初醒, 方知鞋子也有這麼多的學問, 並非越新潮越好。 經過檢查, 小趙很幸運, 她只是韌帶扭傷, 並無骨折。 接下來, 我用彈性繃帶包紮其踝關節以限制關節的活動, 並建議小趙在傷後頭1~2天用冰水或冰塊敷腫脹的踝部以減輕疼痛和血腫, 切忌熱敷或局部揉搓;另外, 也可以帶護踝, 適當外擦一些活血化淤的藥劑如萬花油、扶他林乳劑等以促進消腫。 一周內盡可能減少行走並注意休息, 必要時持拐行走以防踝關節過早負重。
若疼痛及腫脹逐漸加重就一定要再來複診。 臨別前, 我一再叮囑小趙, 今後日常活動的鞋子鞋跟高度應在5釐米以下, 後跟與前足應有1~2釐米的高度差, 這樣的鞋子才會舒服安全;在特殊場合下要穿高跟鞋時, 鞋跟最高也不應超過8釐米, 此時行走就要斯斯文文, 小心翼翼了。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線上獨家使用,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