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古代有哪幾種剌法?

根據文獻記載, 刺法的種類很步, 在《靈樞·官針篇》中有九刺, 十二節刺及五荊, 分述於下。

九刺

1、騎刺:是利特定腧穴, 故稱為腧刺, 即臟腑疾病, 取有關經脈的巢穴、腑穴和背部的髒俞穴。

2、遞道刺:是病在身體上部的, 刺足三陽經下肢的腑穴。

3、經刺:依經脈取穴, 刺大經經脈結聚可通之處以通其經氣, 故稱為經刺。

4、絡刺:以利血絡為主, 淺刺小絡出血, 故稱為絡刺, 又稱為刺絡。

5、分刺:是捌分肉問, 以治療肌肉的痹症、痿症, 故稱為分刺。

6、大瀉刺:主要瀉除膿血, 是外科用鈸針排膿的方法, 故稱為大哲刺。

7、毛刺:是用各種特製的皮膚針淺刺在皮膚,

用以治療皮膚表層的痹症。

8、巨刺:是指左右交叉取穴, 即右病取左, 左病取右, 交叉刺又分為刺經者稱巨刺, 刺絡者稱纓刺。

9、淬刺:用於焯火之後而禮故稱為淬刺, 後世又稱火針, 多用於治療寒痹症。

十二節刺

1、偶刺:是在胸前和後背直對病痛所在對偶刺針, 一刺前, 一刺後, 故稱偶莉。 用治心痹病。

2、報刺:報作複解, 即“乃出針複刺”的意思。 此法是隨病痛所在針刺, 治遊走性疼痛, 上下無定處, 乃出針後再刺。

3、恢刺:恢指恢廓通暢, 恢刺指針刺的範圍寬闊。 用治筋肉攣急痹痛, 從一處入針, 多方面透刺, 以舒緩筋急。

4、齊刺:是三針齊用, 正一傍二, 故稱為齊刺。 這種方法與恢刺相反, 恢剌為一穴多刺, 齊刺為三針集合, 或稱為集合辯。

5、揚刺:是正一傍四, 揚散浮淺, 故稱為揚剌, 近代所用的圍刺系由此法演變面來。

6、直針剌:是將皮膚捏起來, 把針刺入皮下, 進針較淺, 治療寒邪襲於人體淺表部位的疾病, 與押手法中舶“挾持押手”相似, 可避免刺傷深部臟器。

7、輸刺:此輸指輸通而言, 是將針直入直出, 深刺而慢退針, 烈治氣盛而熱的病, 輸瀉病邪, 故稱為輸刺。

8、短刺:短是進針速度慢的意思, 故稱短刺。 此法是針達深部著骨, 然後上下提插引邪外泄, 以治骨痹。

9、浮刺:以針刺浮淺而得名。 此法是斜向刺入, 淺刺勿深, 以治肌膚急而寒。 近代皮內針法為浮刺法之演變。

10、陰刺:是左右並刺, 如取兩側足少陰太溪治寒厥, 故稱陰刺。

11、傍針刺:是正入一針, 傍入一針, 正傍配合, 治留痹久居一處者,

故稱傍針刺。

12、贊剌:贊是贊助其消散的意思, 故稱為贊刺, 其法是直入直出, 多次針而淺辯出血以治丹毒、癰腫等。

五刺

1、半刺:此法與九刺中的毛刺相類似, 因是全刺深度之一半, 故稱半刺。 其法是淺刺皮部, 急速出針。 近代的皮膚針及針刺小兒多用此法。

2、豹文刺:是於穴位前後, 左右針刺以瀉血絡, 與十二節刺中睜贊刺、九刺中的絡刺相似。 因其針後留有痕跡斑斑如豹文, 故稱豹文刺。

3、關刺:是刺四肢關節附近的肌腱附著處, 因針刺接近關節, 故稱關刺。

4、合穀刺:是剌四肢分肉之間, 針向幾個方向斜刺, 如雞爪狀, 因針刺於肌肉會台處, 故稱台穀刺。

5、輸刺:與十二朝中的輸刺相似, 是直入直出以深刺至骨, 有輸通內外的意思,

教稱輸刺。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