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鼠咬熱的臨床表現

鼠咬熱由小螺菌所致, 在咬傷之後, 經過1~3周的潛伏期, 原有的傷口又重新紅腫和疼痛, 出現水皰、壞死及下疳樣潰瘍。 局部淋巴結顯著增大, 有間歇性發熱(可高達40℃以上)、寒戰、嘔吐、肌痛、關節痛及各種皮疹(斑疹、丘疹、蕁麻疹等), 以及脾臟增大症狀, 甚至發生驚厥。 關節症狀極少見。 如不加療, 能每隔10~15日重發一次, 可致貧血和營養不良。 一般在多次發作時, 症狀越來越輕微, 幾次後自愈。 白細胞總數稍有增加, 可出現貧血。 血清華氏及康氏反應多假陽性。

由鏈桿菌所致鼠咬熱, 潛伏期短, 一般在1周內(2~7天)就發熱, 出現斑丘疹,

遊走性多發性關節炎和上呼吸道症狀。 沒有淋巴結炎。 熱度的重發, 沒有小螺菌所致的那樣規律性。 白細胞往往高達(20~30)×109/L(2~3萬/mm3)。 即使未予治療, 大多自然痊癒。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