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型斑疹傷寒的早期, 起發熱、伴寒戰、繼之高熱。 體溫于1~2日內達39℃~40℃, 呈稽留熱型, 少數呈不規則或弛張熱型。 常初發於胸腹部, 於24h內迅速擴展至頸、背、肩、臂、下肢等處, 顏面及掌蹠部少見。 伴嚴重毒血症症狀, 劇烈頭痛、煩燥不安、失眠、頭暈、耳鳴、聽力減退。 言語含糊不清, 全身肌肉酸痛。 此時患者面頰、頸、上胸部皮膚潮紅, 球結膜高度充血, 似酒醉貌。 肺底有濕性羅音。 肝脾在發熱3~4日後腫大、質軟、壓痛。 發熱起病多急驟, 少數患者有1~2天的乏力、納差及頭痛等前驅期症狀。 體溫逐漸上升, 第1週末達高峰, 多在39℃左右, 稽留熱或弛張熱。
隨著皮疹出現, 中毒症狀加重, 體溫繼續升高, 可達40~41℃。 與此同時, 神經精神症狀加劇, 神志遲鈍、譫妄、狂燥、上肢震顫及無意識動作, 甚至昏迷或精神錯亂。 亦可有腦膜刺激征, 但腦脊液檢查除壓力增高外, 多正常。 循環系統脈搏常隨體溫升高而加速, 血壓偏低, 嚴重者可休克。 部分中毒重者可發生中毒性心肌炎, 表現為心音低鈍、心律不齊、奔馬律。 亦有少數患者發生支氣管炎或支氣管肺炎。 消化系統有食欲減退、噁心、嘔吐、腹脹、便秘或腹瀉。 多數患者脾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