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小兒腹瀉常見的誤區 如何護理腹瀉寶寶

小兒腹瀉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情況, 看到寶寶腹瀉爸爸媽媽們非常的擔心, 擔心之際, 很多的家長會採取一些調理措施。 對於小兒腹瀉的護理, 很多的家長產生的誤區。 下面我們為大家介紹一下對小兒腹瀉的認識誤區!

1、寶寶拉稀, 就一定是病了

醫學觀察:嬰幼兒, 特別是小嬰兒, 沒有生病但是產生了腹瀉的現象是經常可以看見的。 就像是:母乳餵養的嬰兒大便次數多, 可是糞便比較稀的話, 這其實不叫做腹瀉。 要是提供母乳的媽媽的飲食發生了改變的話, 比方說是吃了涼的或油膩的食品、啤酒等,

也可能是到外面散步回來後馬上給孩子餵奶, 其實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原因會造成孩子的大便出現改變, 看到孩子的大便有點稀的話不要覺得是孩子腹瀉了, 馬上給寶寶吃藥、打針, 最好是不要著急, 看一看, 檢查下是不是因為母乳造成的, 可能孩子拉一次兩次就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了。

並且, 在添加輔食過程中, 寶寶的大便也有一定的幾率會變得發稀、發綠, 有奶瓣, 次數偏多, 但是這不是大家說的腹瀉病, 或許就是對新的輔食不習慣。 減少輔食量或停止添加, 就馬上能夠改善的。

2、拉稀是病從口入, 限制飲食就天經地義了

醫學觀察:嬰幼兒腹瀉的時候, 爸爸媽媽不要怕孩子拉就給他吃一點點東西, 尤其不可以限制飲水。

嬰幼兒正處於身體和大腦的快速生長階段, 腹瀉的孩子身體中的很多的成分已經排泄出體外了, 要是再不給寶寶喝水吃飯豈不是雪上加霜。 有很多的腹瀉孩子通常情況下因為處理不當, 造成了“饑餓性腹瀉”的發生。 腹瀉就是這樣造成遷延的。

3、治療腹瀉, 最重要的是吃藥打針

醫學觀察:原因在於寶寶腸道環境受到侵害, 藥物不是最好治療孩子腹瀉的方法, 同樣這也不是惟一的治療方法。 口服補液、食物療法、精心的飲食護理在腹瀉病的治療中都是有著很關鍵的作用的。 特別是, 有些藥物對於孩子現在很脆弱的腸道來說難以吸收, 這樣其實無形之中給孩子的腸道增加了負擔, 並且打針輸液藥物有效成分作用到腸胃不是治療孩子拉稀最好的方法。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大家, 藥物治療腹瀉不是最主要的, 因此, 爸爸媽媽的家庭和飲食護理最重要。

4、習慣叫腸炎, 既然有“炎”就應該吃抗菌素

醫學觀察:這就是濫用抗菌素典型的代表。 亂用抗生素治療嬰兒腹瀉是造成治療失敗的罪魁禍首。 嬰兒腸道內非致病菌群數目少, 正在逐步建立起正常的菌群系統的過程中, 腸道內環境不穩定, 就會被外界的細菌之類的所破壞, 要是內環境遭到破壞, 那麼恢復起來是很漫長的。 因此, 在寶寶發生腹瀉的狀況的時候只有經醫生確診為細菌感染性腹瀉的時候才給孩子抗菌素, 同時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5、寶寶一拉稀, 父母就立即自行給藥

醫學觀察:一部分的爸爸媽媽一發現孩子腹瀉, 立刻就會給孩子找來藥物, 這些藥物來自:上次腹瀉時沒有吃完的藥物;自己網上查閱到或者是藥店的推薦自行購藥等。 不恰當的醫藥處理會造成總是更換藥物和人為的藥物耐受。

其實, 孩子每一次腹瀉的病因、症狀、治療方法都是不一樣的, 爸爸媽媽沒有學過醫, 不能夠進行總結和辨別。 所以最好是去醫院讓醫生來開藥。 同時, 不要僅僅盯住止瀉藥, 覺得一種不管用馬上換上另一種, 其實是在浪費錢, 孩子受罪。 瀉是結果, 不是病因, 因此應治本, 不是就止瀉。

要對孩子腹瀉有正確的認識, 並且做好孩子的護理措施。 那麼, 小兒腹瀉如何護理?

1、寶寶腹瀉不止,

父母要怎麼辦?

除了去正規醫院治療外, 餵養必須縮短餵奶量, 減輕腸胃負擔。

2、孩子腹瀉“脫水”要如何補充水量?

小於2歲的患兒, 每次補充口服液50ML~100ML, 每天攝入量, 大於500ML。

大於2歲者儘量多飲水, 每天攝入量多於1000ML甚至更多。

3、腹瀉的孩子易致肛門周圍皮膚的損傷, 如何防止?

尿布必須勤更換, 更需用清水清洗屁股並吸幹。

4、媽媽可以自行給寶寶吃藥嗎?

要注意小心用藥, 如果用藥不當反而會殺死腸道中的正常菌群, 從而加重腹瀉。

5、父母們時刻仔細觀察寶寶病情的發展:

根據寶寶不同病情, 採用消食化積、疏風散寒、清熱利濕、健脾溫腎等功效的藥物, 如丁香、肉桂、葛根、吳茱萸、白術、淮山藥、茯苓等藥物。 也可使用外用藥物, 每天給孩子臍部外貼一貼丁桂兒臍貼, 使用3-5天,同時配合使用口服藥。

使用3-5天,同時配合使用口服藥。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