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家長要知新生兒肺炎的症狀 治療方法有什麼

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疾病, 每天新生兒科都有很多新生兒肺炎的患者入住, 患上新生兒肺炎後會危害患兒的身體健康, 造成嚴重的併發症等, 一定要及早發現疾病症狀進行檢查治療, 那麼, 新生兒肺炎的症狀主要有哪些呢?

新生兒肺炎的症狀主要有以下幾點:

1、新生兒吸入性肺炎

呼吸困難、青紫, 可從口腔中流出液體或泡沫, 肺部聽診有濕囉音, 一般症狀和體征持續時間超過72小時。 ??(1)羊水吸入肺炎復蘇後即出現

三凹征、呻吟和發紺, 嚴重者可出現呼吸衰竭。 胸廓隆起呈桶狀,

早期兩肺有粗濕囉音, 以後出現細濕囉音。 ??(2)胎糞吸入性肺炎症狀的輕重與吸入的羊水性質(稀薄或黏稠)和量的多少有關。 臨床可從輕微呼吸困難到嚴重的呼吸窘迫。 新生兒復蘇後即出現呼吸淺快(60次/分)、鼻煽、

心率增快, 肝臟增大。 臨床呼吸困難常持續至生後數天至數周。 ??上述症狀和體征於生後12~24小時更為明顯。 併發氣胸或縱隔氣腫時呼吸困難突然加重, 呼吸音明顯減低;併發持續肺動脈高壓時表現為持續嚴重發紺, 對一般氧療無反應;併發心功能不全時,

乳汁吸入性肺炎哺乳後突然出現呼吸停止、青紫或嗆咳, 氣道內有乳汁吸出;臨床突然出現呼吸窘迫、三凹征、肺部濕囉音增多, 且症狀和體征持續時間超過72小時;有引起吸入的原發病表現。

注意併發症的臨床表現, 如繼發感染、心功能不全等。 ??(3)

2、新生兒感染性肺炎

中毒症狀, 如低體溫, 反應差, 昏迷, 抽搐以及呼吸、迴圈衰竭。 可由毒素、炎症細胞因數、缺氧及代謝紊亂、免疫功能失調引起。 缺氧的發生可由於下列因素引起:小氣道因炎症、水腫而增厚, 管腔變小甚至堵塞。 如小支氣管完全堵塞, 則可引起肺不張。 ??肺炎時, 由於氣體交換面積減少, 和病原體的作用, 可發生不同程度的缺氧和感染

發炎症介質與抗炎因數的產生, 加重組織破壞, 使促纖維因數增加, 使肺纖維化。 炎症使PS(磷脂醯絲氨酸)生成減少、滅活增加, 可致微型肺不張, 使肺泡通氣下降。 肺透明膜形成、肺泡壁炎症、細胞浸潤及水腫,

致肺泡膜增厚, 引起換氣性呼吸功能不全。 ??病原菌侵入肺泡後損傷肺泡, 促

當細胞缺氧時, 組織對氧的攝取和利用不全, 加上新生兒胎兒血紅蛋白高, 2, 3-DPG(2, 3-二磷酸甘油酸)低, 易造成組織缺氧, 以及酸堿平衡失調, 胞漿內酶系統受到損害, 不能維持正常功能, 可引起多臟器炎性反應及功能障礙, 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新生兒肺炎的治療辦法:

1、一般治療

保持呼吸道通暢:儘快清除吸入物, 吸淨口咽、鼻部分泌物, 定期翻身拍背有利於痰液排出。

加強護理和監護, 注意保暖。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有適宜的穩定的溫度和濕度。

2、抗生素

新生兒出生後一旦發現呼吸增快即開始抗生素治療:細菌性肺炎以早期靜脈給予抗生素為宜, 原則上根據病原菌選用抗生素:

(1)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可用第一代頭孢菌素、耐酶青黴素或氨苄西林(氨苄青黴素)。

(2)B族溶血性鏈球菌肺炎:可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黴素)和青黴素治療3天, 再改用大劑量青黴素, 療程10-14天。

(3)革蘭陰性菌:銅綠假單胞菌、重症或對一般抗生素耐藥者, 可選用第三代頭孢菌素;腸道桿菌肺炎可用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黴素)和氨苄西林

新生兒肺炎的護理:

新生兒肺炎有輕有重, 寶寶得了輕度肺炎不一定要住院治療, 可以在家裡吃藥打針。 高熱不退、呼吸困難明顯, 精神不好, 就要應住院治療。 由於引起肺炎的病原菌不同, 在治療和用藥上也會有所不同。 細菌性肺炎應用抗生素, 而病毒性肺炎抗生素則起不了作用,

可服用中藥。 新生寶寶因為身體敏感, 所以涉及到用藥問題, 需要徵詢醫生意見, 不能盲目用藥。

1、要密切觀察寶寶的體溫變化、精神狀態、呼吸情況。 要注意經常變換寶寶的體位, 取頭高側臥位, 保持呼吸道通暢, 以利分泌物的排出。

2、室內空氣要新鮮, 太悶太熱對肺炎寶寶來說非常不利, 會使咳嗽加重, 痰液變稠, 呼吸更為困難。 新生兒室內溫度應在20℃—24℃為宜, 相對濕度維持在60%, 並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但要避免對流, 以防受涼。

3、新生兒得了肺炎往往不願吃奶, 應注意補充足夠的液體和熱量, 除注意餵奶外, 可輸葡萄糖液。 如果餵奶的時候, 寶寶口鼻周圍出現青紫、嗆咳, 要立即停止, 並給他吸氧。 病情穩定後, 餵奶也應少量多次。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