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學生就業的幾點指導

在和大學生們進行有關職業選擇話題的交流時, 我經常會發出這樣的感歎:“你們如今趕上了好時候啊, 畢業之後幹什麼, 完全可以自己做主, 擁有充分的自主選擇權。 ”這的確是我由衷的肺腑之言, 想當初, 我們畢業的時候(八十年代初期), 根本不懂得什麼自我設計, 也更談不上清晰的職業規劃, 說來也簡單“就當自己是一塊磚, 哪裡需要哪裡搬”。 這種完全由組織說了算的統一分配, 看似沒有個人操心的煩惱, 但卻是要付出無視每個人的職業差別和個性特徵、亂點鴛鴦譜的沉重代價。 儘管從幾十年後的發展情況看,

我們當年那些同學混的還都算不錯, 但我想, 如果當初在畢業分配的時候, 如果能夠適當兼顧個人的志趣愛好, 我們這些人的職業人生必然會更加精彩與充實。 然而, 現在的許多年輕人在職業選擇的問題上, 態度上的確有許多的問題。 他們往往不從長遠打算, 不從自我的個性實際出發, 而是更多地考慮眼前的利益、別人眼中的面子等等這些並不實際的東西。 他們對理想職業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影視作品中那些表面風光的大公司白領的崗位上, 而自己究竟能夠從中得到什麼則不做深入的考慮。 其結果, 他們在職業選擇的過程中, 往往不能真正認清自己適合尋求怎樣的工作職位, 在各種選擇中徘徊不定、猶豫不決,
從而實際品嘗到了令自己的青春年華不斷貶值的苦果。
我沒有做過詳細的社會調查, 據不久前公佈的大學生就業指標, 經全社會各界的多方努力, 今年的大學生就業率達到了60%以上的水準, 與去年基本持平。 應該說, 在世界金融危機的宏觀背景下, 做到這種程度應該是相當不容易了。 可以肯定的說, 在那些沒有找到工作、至今仍然賦閑在家、靠父母養活的大學畢業生中間, 有相當的數量並非沒有遇到適合他們的工作機會, 而是因為他們的職業眼光出了毛病, 高不成、低不就, 眼高手低, 以致成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和整天牢騷滿腹的怨婦。 在眾多職業選擇的困惑中, 有一個很有普遍性的問題:自己想進大企業但卻屢屢被拒,
而對那些能夠獲得入門資格的小企業工作機會, 自己又根本看不上眼。 面對這樣的困局, 有些年輕人也動搖過自己這樣的定位, 但總覺得不能太委屈了自己。 大學生到小企業去工作真的就是像有些人認為的是“任由自己沉淪、沒有遠大的職業志向”嗎?小企業與大企業對年輕人的職業前途究竟具有怎樣的價值區別呢?
職場中曾流行過這樣一句話, 我覺得很準確, 也很有意味:“大公司裡學做人, 小公司裡學做事”。 也許一些大學生們看到這句話就更有理由了, “不是說先學如何做人、再學如何做事嗎?我想進大企業正是應了‘先學做人’這一點了呀”。 我的觀點則正好相反, 做人與做事並不是涇渭分明的兩件事情,
做人要通過做事的過程來體現, 做事的過程則體現出了如何做人。 在職業選擇的問題上, 職場是最講究實際的, 如果你連基本的小事也做不了, 誰又會有興趣和你單純討論如何做人呢?因此, 初入職場的大學生必須要把學習做事放在首位, 選擇去小企業去就職的理由自然也就充分了呀。 為何在小企業能夠便於學習如何做事呢?原因就是因為那裡的規模小啊, 企業小則層次少, 盛行一人多崗、一專多能。 這裡的管理可能不夠正規, 但恰恰因為這一點, 它可以有效地令那些真正具有良好職業潛質的年輕人大展身手, 可以不受傳統觀念、等級年限的限制自由施展, 承擔重任、獨挑大樑的機會更是隨時可能出現。

況且, 小企業中的精英人才一般都比較匱乏, 具有良好職業能力又擁有務實職業精神的優秀人才, 更是難得。 這勢必就為那些真正有能力、有潛質、愛學習、求進取、注重自身職業價值實現的年輕人提供了寬鬆的職業環境和廣泛的用武之地啊。 儘管小企業現實存在著許多的局限和弊端, 比如它的經營規模小、市場佔有率低、市場影響力度差、盈利能力也比較弱、企業受市場變化的波動會比較大等等, 但這些問題對於一個主要以積累職業經驗、提供職業能力為主要訴求的大學生說來, 似乎並沒有構成太大的影響, 那些問題影響更加直接的應該是這些企業的老闆和經營管理者嘛。 而對於大學生們說來, 他們恰恰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中,得到對他們今後漫長的職業人生更有意義的歷練和經驗啊。
反觀大企業的環境,我並不認為很適宜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們作為熟悉與適應職場環境的第一站。這裡的管理流程高度規範,這裡的崗位職責明確而又精細,這裡的等級森嚴、權責明確,這裡的每一個員工都承擔著整個企業中非常微小的一項工作職責,這裡更加注重團隊與部門之間的相互合作,對員工的基本職業技能要求是做好自己、對自己的崗位負責,留給你的職業提升空間可能恰恰就非常有限。正是在這樣的人員眾多、分工龐雜、部門細分、層次繁瑣的企業環境中,一個有利新人學習做事的氛圍被極大地弱化了,而複雜的企業環境對提升人的綜合素養倒是個不錯的客觀條件。當然,大企業往往都有自己獨特、光輝的成長歷史,是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中大浪淘沙拼搏出來的強者,其具有強大生命力的企業文化,是構成其宏偉與強悍的堅實根基。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自然會格外得到這些獨特營養基因的呵護與滋潤,從而獲得各種職業精英成長所必備的、更加全面的職業素養修煉。這大概就是“在大公司學做人”那句話的內涵與由來吧。
基於這些理由,我認為,從為自己的職業生涯打好基礎這種現實的考慮出發,我更傾向于大學生們最初的職業選擇應該更加著重於小企業。當自己在小企業的實踐中積累了相當做事能力的基礎上,認清了自己未來的職業成長方向之後,爭取進入到一家規範、有規模的大企業去學習、體驗、歷練一番,今後的職業之路定會更加寬廣而富有希望。

他們恰恰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中,得到對他們今後漫長的職業人生更有意義的歷練和經驗啊。
反觀大企業的環境,我並不認為很適宜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們作為熟悉與適應職場環境的第一站。這裡的管理流程高度規範,這裡的崗位職責明確而又精細,這裡的等級森嚴、權責明確,這裡的每一個員工都承擔著整個企業中非常微小的一項工作職責,這裡更加注重團隊與部門之間的相互合作,對員工的基本職業技能要求是做好自己、對自己的崗位負責,留給你的職業提升空間可能恰恰就非常有限。正是在這樣的人員眾多、分工龐雜、部門細分、層次繁瑣的企業環境中,一個有利新人學習做事的氛圍被極大地弱化了,而複雜的企業環境對提升人的綜合素養倒是個不錯的客觀條件。當然,大企業往往都有自己獨特、光輝的成長歷史,是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中大浪淘沙拼搏出來的強者,其具有強大生命力的企業文化,是構成其宏偉與強悍的堅實根基。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自然會格外得到這些獨特營養基因的呵護與滋潤,從而獲得各種職業精英成長所必備的、更加全面的職業素養修煉。這大概就是“在大公司學做人”那句話的內涵與由來吧。
基於這些理由,我認為,從為自己的職業生涯打好基礎這種現實的考慮出發,我更傾向于大學生們最初的職業選擇應該更加著重於小企業。當自己在小企業的實踐中積累了相當做事能力的基礎上,認清了自己未來的職業成長方向之後,爭取進入到一家規範、有規模的大企業去學習、體驗、歷練一番,今後的職業之路定會更加寬廣而富有希望。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