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母嬰>正文

慢性子宮內膜炎的治療

一、西醫療法 

(一)去除與發病有關因素, 如取出宮內節育器, 刮除子宮內膜息肉。

(二)刮宮:刮宮不但可以清除有慢性炎症的子宮內膜, 同時亦可清除殘留在子宮腔內的胎盤或胎膜, 並可明確診斷。 手術前後應給予抗生素。

(三)物理療法:常用短波、超短波、紅外線、音訊、石蠟療法。 如與抗生素同時應用可以提高療效。 物理療法可促進血液迴圈, 改善局部營養, 以利炎症吸收。

(四)宮腔注射:抗生素(如青黴素、慶大黴素)、激素、蛋白水解酶等, 用20ml生理鹽水稀釋, 混勻後注入子宮腔。 從月經乾淨後3天開始, 每隔2~3天注射一次,

月經期停止, 可連續治療2~3個週期。

二、中醫療法 

(一)辨證施治 

慢性子宮內膜炎屬慢性病, 故緩則治本, 求因論治。 若證屆濕熱蘊結, 治當清熱利濕, 佐以理氣瘀;若瘀血內阻, 治宜理氣活血, 化瘀止痛;若為陰虛內熱或挾有濕熱, 治宜滋陰清熱利濕或先去濕熱, 再行養陰。  

1.濕熱蘊結證 

主證:月經淋漓日久, 量少, 或時多時少, 色暗如敗醬, 混雜粘液或臭穢, 上腹疼痛或腰腹脹痛, 經行加重, 帶下量多、色黃, 質稠如膿, 臭穢, 或有低熱, 或經行發熱, 舌質偏紅, 苔黃膩, 脈漏數。

治法:清熱利濕, 理氣化瘀。

方藥:清熱調血湯(《古今醫鑒》)加味。 丹皮log, 黃連2g, 生地10g, 當歸10g, 白芍10g, 川芎10g, 紅花10g, 桃仁10g, 莪術10g, 香附10g, 川梳子10g, 紅藤15g, 敗醬草15g, 意故仁15g。

加減:若經血量多, 日久不淨, 可去當歸、川芍、桃仁、莪術,

加益母草15g、茜草仙鶴草15g, 以化瘀涼血止血;若帶下量多可加黃柏10g、桅子15g、豬苓15g, 以清熱利濕。

2.瘀血內阻證

主證:月經淋漓延期不淨, 量少, 色黯有塊, 小腹疼痛拒按, 或時有低熱, 舌質淡紫瘀點, 脈弦澀。

治法:理氣活血, 化疾止痛。

方藥:桃紅四物湯(《醫宗金鑒》)合失笑散(《和劑局方》)加味。

當歸log, 生地15g, 赤芍15g, 川芎10g, 桃仁10g, 紅花10g, 蒲黃log, 五靈脂10g, 益母草15g, 茜草10g, 幟殼15g。

加減:若有濕熱稽留, 帶下量多色黃, 苔黃膩, 可加梔子10g、紅藤15g、敗醬15g, 以清熱利濕解毒;若小腹冷痛, 得熱則減, 苔白, 可加艾葉10g, 以清熱利濕解毒、溫經活血;若小腹脹痛明顯, 脈弦, 可加烏藥10g、香附10g以理氣活血止痛。

3.陰虛內熱證

主證:經來淋漓難淨, 量少, 色紅, 下腹隱痛, 帶下量少, 色黃或赤, 質稠, 或有發熱或手足心熱,

咽幹口燥, 腰酸耳鳴, 舌紅少苔, 或苔膩, 脈沉細數。

治法:滋陰清熱利濕。

方藥:知柏地黃丸(《醫宗金鑒》)加味。

生地10g, 山萸肉log, 山藥12g, 澤瀉log, 獲苔15g, 丹皮10g, 知母10g, 黃柏10g, 薏苡仁15g, 連翹10g, 紅藤15g。

加減:若帶下量多, 色黃, 苔黃膩, 可去山萸肉, 加車前子10g(包)、桅子10g, 以加強清熱利濕之功。 也可先用清熱利濕之法, 待濕熱退後, 再投以知相地黃丸。

(二)中成藥

1.三妙丸:功能清熱祛濕止帶。 用於濕熱稽留型。 水丸, 15粒重1g。 口服, 每次6g, 每日3次。

2.婦科止帶片:功能清熱燥濕。 用於濕熱稽留型。 片劑, 每片0.25g。 口服, 每次5片, 每日2次。

3.婦科幹金片:功能益氣養血, 清熱除濕。 用於氣血失調, 濕熱稽留型。 片劑, 每片重0.32g, 口服, 每次4片, 每日2次。

4.婦科通經丸:功能活血化瘀, 解鬱止痛。 用於氣滯血癌型。

蠟丸, 每10粒重1g。 口服, 每次5~10粒, 每日1~2次。

5.血府逐瘀丸:功能活血化瘀, 理氣止痛。 用於血癌型。 蜜丸, 每丸重9g。 口服, 每次服1丸, 每日2次。

6.化癥回生丹:功能活血祛波, 理氣散寒。 用於瘀血內阻型。 蜜丸, 每丸重6g。 口服, 每次服1丸, 每日2次。

7.六味地黃丸:功能滋陰補腎。 用於肝腎陰虛型。 水丸, 每袋250g, 或每瓶120g;蜜丸, 每丸9g。 口服, 每次6~9g, 每日2次。

8.左歸丸:功能補益腎陰。 用於陰虛火旺型。 水丸, 每30粒重3g。 口服, 每次9g, 每日2~3次。

9.固經丸:功能滋明清熱調經。 用於陰虛型。 水丸, 口服, 每次6g, 每日2次。

(三)單驗方

1.益母草帶花全草陰乾, 水煎服。 每次3~5g, 每日3次。 用於各型。 (《民間方》)

2.虎杖30g, 紅藤30g, 乳香10g, 沒藥10g。 濃煎成looml, 保留灌腸。  

(四)食養療法 

1.槐花故米粥(《粥譜》) 

組成:槐花10g, 苡米30g, 冬瓜仁20g, 大米適量。

用法:將槐花、冬瓜仁水煎成濃湯,

去渣後, 再故人苡米及大米同煮成粥服食。 日2次。 宜常服。

適應症:本方具有健脾祛濕作用。 可適應於脾虛濕瘀型。

2.蛋清馬齒莧粥(《粥譜》)

組成:鮮馬齒莧60g, 雞蛋清3個。

用法:加水適量, 加少許鹽, 燉熟服食。 日1劑。 3~7劑為1療程。

適應症:本方具有健脾祛濕作用。 可適應於脾虛濕瘀型。

3.養麥散(《千金方》)

組成:炒養麥適量, 紅糖適量, 甜酒適量。  

用法:炒養麥研細末, 服時加紅糖適量, 甜酒適量, 6g養麥面故人杯中同時調勻服下。 日2次。

連用7~10天為1個療程。

適應症:本方具有益氣養血作用。 適應於氣血兩虛型。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