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期的孩子, 往往被認為是無憂無慮, 孰不知在他們的內心世界, 尤其是學前後期的一部分孩子, 由於完成任務能力差, 不同程度受著自卑的干擾。 我曾經對我班學生進行調查, 在家長問卷中有48%的孩子存在著輕視自己的傾向, 同時, 我注意到有39%的孩子極少或從來不敢在外人面前大膽表現自己。 調查表明, 這與獨生子女是“小皇帝”、“小太陽”, 過著“飯來張口, 衣來伸手”的生活的密切關係。 由於幼稚園採用以遊戲為主, 保持統一的教學方式, 幼兒還感受不到因缺乏完成任務的基本能力產生的困擾。
1、在自信中培養幼兒完成任務的基本能力
要讓幼兒社會性能力得到充分發展, 首先老師要尊敬、信任幼兒, 充分培養、鍛煉其能力, 使之在自信中發展自身的基本能力。 幼兒無論每學做一件事情, 老師要讓他們感到自己行, 特別對於大多數能力平平或發展稍落後的孩子來說, 獲得成功的機會較少, 這就需要老師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 對能力弱的孩子安排其能勝任的活動任務, 讓他們通過努力獲得成功, 體驗自己力量和成就, 在成功的喜悅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完成任務的基本能力。
2、在平等中培養幼兒完成任務的基本能力
幼兒的興趣在於遊戲之中, 尤其是自由選擇的遊戲。 針對這一點, 我設計了各種遊戲活動, 讓幼兒以一種和大人平等的地位參與遊戲。 在活動中, 我不將自己的意識強加于幼兒, 不事告訴幼兒幹什麼, 而讓幼兒在活動前學會事先計畫, 我引導、鼓勵幼兒多判斷, 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敢於陳述自己的觀點。 如在“梅城一條街”活動中, 我先組織幼兒討論今天要玩什麼, 怎麼玩, 要是臨時出現一些問題“我”應該怎麼辦?商討以後遊戲開始, 我則以一名 “顧客”的身份參與遊戲,
3、在鼓勵中培養幼兒完成任務的能力
幼兒有上進心, 表現欲強, 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 老師應正確引導, 恰當鼓勵, 讓幼兒良好的表現欲望得以充分發揮, 鞏固已具有的完成任務的基本能力, 克服缺點, 為自己, 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成為培養其做事能力的強大支力。 幼兒有些微進步, 我就及時給予具體的表揚, 投以贊許的目光。 如林陶小朋友在班上經學幫助小朋友擺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