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帕金森後, 患者前期會出現震顫、肌肉僵直、態姿勢異常以及運動障礙。 如果對於治療托再拖可出現發音困難、失語、吞咽困難等更嚴重症狀;發展到中後期可出現小腦萎縮, 全身震顫, 直至全身癱瘓, 很多患者都不清楚為什麼帕金森難以治癒, 下面就來介紹一下。
1、藥物治療只能起緩解作用:由於目前常用于帕金森治療的藥物種類較多。 患者使用藥物治療, 即使不談對藥物的依賴性, 單從療效上是欠佳的, 只能緩解病情症狀, 對臨床症狀不能明顯改善, 這就是帕金森治療後久治不愈的重要原因。
2、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會加重病情:帕金森患者在患病後的心理壓力變得越來越大, 常會伴有急躁、驚慌、緊張、焦慮、擔心、鬱悶、多慮等情緒變化。 這些情緒的波動會加重帕金森病的症狀, 緊張焦慮時肢體震顫更明顯, 情緒低落時, 會使僵硬少動的患者更加運動遲緩。 這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帕金森治療的難度。
3、常服治療藥物會產生不良反應: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因為患者過分依賴藥物而出現的。 長期服用藥物導致過量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 如頭暈、口幹、便秘、直立性低血壓、不能自控的舞蹈樣動作等。
帕金森能否治好, 關鍵在於患者的及家屬的選擇, 藥物雖然能夠緩解帕金森, 但其所起到的也僅僅只是緩解作用, 難以從根本上消除帕金森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