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孫式太極劍 教你練習62式太極劍動作練習

孫式太極劍是基本都是根據太極拳的動作為基礎的, 那麼孫式32式太極劍怎樣練習呢?下面, 小編就來為你介紹一下關於孫式32式太極劍的演練, 以及要領解釋, 趕緊跟著小編一起瞭解一下吧!

孫式太極劍

動作名稱介紹

1、起式 2、白鶴亮翅 3、雙龍出水 4、鷂子翻身

5、單舉鼎 6、仙人指路 7、青龍返首 8、釣魚劍(也稱太公釣魚)

9、青龍抬頭 10、單舉鼎 11、青龍獻爪 12、鳳凰點頭

13、天邊掃月 14、猛虎截路 15、青龍縮尾 16、黑虎出洞

17、平沙落雁 18、青龍出水 19、懷中抱月 20、鴻雁送書

21、鷂子束身 22、孤雁出群 23、蜻蜓點水 24、回頭望月

25、敗式 26、妙手背斬 27、大鵬展翅 28、猛虎截路

29、推窗望月 30、順式撩腕 31、蜻蜓點水 32、磨盤劍

33、[扁刂]劍 34、撩腕 35、青龍縮尾 36、黑虎出洞

37、懷中抱月 38、鷂子翻身下 劍

39、單舉鼎 40、擠步黑虎出洞 41、抽梁換柱 42、外截劍

43、懷中抱月 44、白蛇伏草 45、探海劍(又名夜叉探海)

46、掛劍(也稱封侯掛印) 47、鷂子束身 48、孤雁出群

49、烏龍攪柱 50、青龍縮尾 51、擠步黑虎出洞 52、裡截劍

53、鷂子束身 54、孤雁出群 55、蜻蜓點水 56、磨盤劍

57、鷂子入林 58、懷中抱月 59、[扁刂]膀撩腕 60、插花蓋頂

61、鷂子翻身 62、收勢

孫氏太極劍持劍法與劍指

劍 指

練劍時, 一手持劍, 另一手應握成劍指(也稱劍訣)。 各武術門派, 劍指不盡相同, 孫氏太極劍的劍指, 是將食指、中指併攏伸直, 無名指與小指屈回, 拇指伸直。 但應指出, 劍指並非固定不變之規, 因手指之屈伸是在助右手之運劍, 因此劍指可隨劍勢而變,

不必拘泥於一定手型。

左手持劍法

左手持劍系指背劍(劍背於臂後), 孫氏太極劍左手持劍(背劍), 是左手虎口對著劍柄, 拇指、中指、無名指及小指由劍柄兩側握住劍格(護手), 食指伸直貼於劍柄之上, 劍身平貼于左臂後。

右手持劍法(也稱把法)

無論何種劍法, 往往都是在把法(握劍法)的變化操縱下才能做得正確, 因此握劍法是隨著不同劍法的變化而變化。 一般來講, 很少有用“死劍把”(五指牢牢緊握劍柄)的。 孫氏太極劍右手握劍, 是虎口對向劍刃, 以拇指、中指、無名指松握劍柄, 食指及小指可隨運劍而靈活移動, 這種握劍法謂之“活劍把”, 如此運劍方能靈活多變。 就像練習鄭多燕減肥舞一樣, 需要將動作靈活運用。

陰陽把之分

練劍時, 隨劍勢變化, 握劍之右手腕和小臂不時裡裹外扭, 其裹扭之內外角度, 傳統是按太極圖來命名, 如中陰中陽;少陽;太陽;老陽;少陰;太陰;老陰。

其說明如下:

中陰中陽:指右手握劍, 手心向左, 虎口朝上或向前, 手背向右, 劍尖向前或向上或向前下方。

少陽:指右手握劍, 手腕自中陰中陽向裡裹45度, 手心半面向上, 虎口朝右上方。

太陽:指右手握劍, 手腕自中陰中陽向裡裹90度, 手心向上。

老陽:指右手握劍, 手腕自中陰中陽向裡裹至極處, 虎口向右下方。

少陰:指右手握劍, 手腕自中陰中陽向外扭45度, 手心半面向上, 虎口朝左上方。

太陰:指右手握劍, 手腕自中陰中陽向外扭90度, 手背朝上。 老陰:指右手握劍, 手腕自中陰中陽向外扭至極處,

虎口向左下方。 孫式太極劍劍式名稱順序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