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雖然沒有很嚴重的危害, 它主要侵犯皮膚, 手心、足心、口腔黏膜、肛周等部位出現丘疹或者皰疹等。 但是因為手足口病主要的患者是嬰幼兒, 少年兒童和成人感染後多不發病。 且有一定的傳染性和爆發性, 再加上沒有特效的藥物, 只能對症治療, 這讓很多家長緊張不安。 因為手足口病主要爆發在兩周歲內的兒童, 這個年齡段的嬰兒多在托兒所, 相對集中。 再加上腸道病毒傳染性強、傳播途徑複雜、傳播速度快、控制難度大, 這樣就很容易出現短時間內的流行性的爆發。
威脅生命, 患兒偏小
近年來也出現過少數患兒, 主要是兩周歲以下的嬰兒。 也會出現高熱、白細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時, 就要警惕併發心肌炎、腦炎、肺水腫等, 嬰兒免疫力不強, 往往就會危害到生命。 特別是EV71感染的患兒, 可出現腦膜炎、腦脊髓炎、神經源性肺水腫、迴圈障礙等, 病情兇險, 可致死亡或留有後遺症。
主要併發症
1、潰瘍, 由於嬰幼兒手, 足, 口, 肛周等部位的皮膚粘膜比較薄嫩, 所以就很容易造成潰瘍, 長久的潰瘍癒合起來困難。
2、感染, 由於胃腸道病毒造成全身的感染, 比如感染心肌, 引發心肌炎:感染腦或者腦膜, 導致腦炎或者腦膜炎:感染肺, 引起肺炎, 肺水腫。
3、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少數的嬰兒, 由於自身的免疫力低下, 加上感染導致的心肌炎,
手足口病重在預防
在預防方面, 應注意在夏季此病流行時, 盡可能少帶孩子到公共場所, 平日教育小兒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做到飯前、便後洗手;對玩具、餐具要定期消毒。 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隔離。 若此病在托兒所或幼稚園內流行時, 首先應將患兒與健康兒童隔離, 將玩具用消毒液消毒。
1、生活注意
注意寶寶的休息, 防止過度疲勞, 降低機體抵抗力。
2、飲食衛生
注意飲食衛生, 避免病從口入。 教育寶寶飯前便後洗手,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寶寶的飲食宜清淡, 少吃油膩、燥熱、難消化的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 以免腸胃“疲勞”。
3、切斷傳播途徑
流行季節不帶寶寶到人多的場所,
4、定期消毒
對寶寶的玩具、毛巾、水杯等定期煮沸消毒, 衣物置陽光下暴曬, 室內保持通風換氣, 還要注意定期消毒。
5、藥物預防
新博林(利巴韋林顆粒) 兒童一次0.05克, 一日3次。
柴黃顆粒 3歲以下兒童一次半袋, 一日2次; 3歲以上兒童一次1袋, 一日2次。
6、食療預防
荷葉粥 用鮮荷葉2張、白米50克, 將荷葉切碎, 煮粥食用;
印花蟬衣飲 用印花15克、蟬衣3克, 清茶少許, 煎水飲;
竹葉粥 用竹葉20片、燈芯10根、扁豆15克、滑石6克, 加少許糖, 煎飲用。
其預防方法可以簡單地概括為15字方針“勤洗手、勤通風、喝開水、吃熟食、曬衣被”。 另外可以多帶寶寶在空氣流通、人又不多的室外, 曬太陽也是消滅病毒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