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芤脈之單脈介紹

《脈經》:“寸口脈芤, 吐血, 徽芤者衄血, 空虛去血故也。 關脈芤, 大便去血數鬥者, 以膈俞傷故也。 尺脈芤, 下焦虛, 小便去血。 ”

《脈訣》:“芤主淋瀝, 氣人小腸。 寸芤積血在胸中, 關內逢芤腸裡癜, 尺鬱見之虛在腎, 小便遺瀝血凝膿。 ”

《千金方》:“寸口脈芤, 吐血, 微芤者衄血, 空虛去血故也。 關上脈芤, 大便去血。 尺脈芤, 下焦虛, 小便去血。 陽芤吐血, 陰芤下血。 ”

《活人書》:“芤主失血, 寸口芤主吐血, 微芤者衄, 關上芤, 大便血, 尺中芤, 小便血。 ”

《四言舉要》:“諸病失血, 脈必見芤。 ”

《三因方》:“寸芤為吐血, 微芤為衄血, 關芤為便血、為腸癰, 尺芤為下焦虛, 小便血出。

《診家樞要》:“芤為失血之候, 大抵氣有餘, 血不足;血不能統氣, 故虛而大若芤之狀也。 左寸芤主心血妄行, 為吐、為衄;關芤主脅間血氣痛, 或腹中瘀血, 亦為吐血目暗, 尺芤小便血, 婦人月事為病;右寸芤, 胸中積血, 為衄、為嘔;關痛腸癰瘀血, 及嘔血不食;尺芤大便血。 ”

《外科精義》:“芤主血虛, 或為失血, 瘡腫之病, 診得芤脈, 膿潰後易治, 以其脈病相應也。 ”

《瀕湖脈學》:“寸芤積血在於胸, 關內逢芤腸胃癰, 尺部見之多下血, 赤淋紅病漏崩中。 ”

《診家正眼》:“芤脈中空, 故主失血。 左寸呈芤, 心主喪血;右寸呈芤, 相傅陰亡;芤人左關, 肝血不藏;芤現右關, 脾血不攝;左尺如芤, 便紅為咎;右尺如芤, 火炎精漏。 ”

《醫學入門》:“芤主血瘀不流通, 熱人小腸淋瀝膿, 崩漏衄吐隨所主。

《古今醫統》:“芤為失血之候, 審位高低而出, 在上吐衄痰紅, 在下崩漏下血。 ”

《景嶽全書》:“芤脈為孤陽亡陰之候, 為失血脫血、為氣無所歸、為陽無所附、為陰虛發熱, 為頭暈目眩、為驚悸怔忡、為喘息盜汗。 芤雖陽脈, 而陽實無根, 總屬大虛之候。 ”

《脈確》:“輕手取之浮大軟, 重按中空邊實芤。 寸關吐衄腸癰病, 尺部崩淋便血流。 ”

《醫宗金鑒》:“芤主失血。 ”

《脈訣匯辨》:“芤狀中空, 故主失血。 左寸芤者, 心主喪血;芤在左關, 肝血不藏;左尺得芤, 便紅為咎;右寸芤者, 相傅陰亡;芤在右關, 脾血不攝;右尺得芤, 精漏欲竭。 ”

《脈訣刊誤集解》:“芤主失血, 寸芤積血在胸中, 關內逢芤腸裡癰, 尺部見之虛在腎, 小便逢瀝血凝濃。 ”

《脈訣啟悟注釋》:“芤脈中空, 主失血證。 右寸脈芤, 相傅陰亡;左寸脈芤,

心主喪血;左關脈芤, 肝血不藏;右關脈芤, 脾血不攝;左尺脈芤, 精漏亡陰;右尺脈芤, 便紅為咎。 ”

《三指禪》:“芤字訓慈慈, 中央總是空, 醫家持擬脈, 血脫滿江紅。 ”

《脈如》:“芤為孤陽脫陰之候, 為失血脫血, 為氣無所歸, 為氣無所附, 為陰虛發熱, 為頭暈目眩, 為驚悸怔忡, 為喘急盜汗。 芤雖陽脈, 而陽實無根, 總屬大虛之候。 左寸呈芤, 心主喪血, 右寸呈芤, 相傅陰亡, 芤入左關, 肝血不藏;芤現右關, 脾血不攝;左尺見芤, 便紅之咎, 右尺若芤, 火炎精嘍。 ”

《脈簡樸義》:“凡失精亡血脈必芤。 ”

《脈理求真》:“芤為血虛不能濡氣, 其症必見發熱、頭昏、目眩、驚悸、怔忡、喘急、盜汗、失血、脫血。 ”

《脈學闡微》:“芤脈多為失血亡陰, 陰氣損傷, 陽氣浮散之象。 左寸芤, 心血妄行為吐衄;左關芤,

脅間血氣痛、肝不藏血、為吐血目暗;左尺芤, 小便下血, 痔瘺出血、女子崩漏。 右寸芤, 咳嗽吐血、為衄為嘔血;右關芤, 腸癰下血、及嘔血不食。 右尺芤, 大便下血、尿血、女子經病。 ”

芤脈主失血亡陰之候, 脈以陰血為形, 陰虧血脫則經脈空虛, 陰血不能涵養陽氣, 則氣無所歸, 陽無所附而浮越, 脈顯浮大中空之象、其病, 輕者陰虛發熱、頭暈目眩, 表乏無力。 重者根據其顯現之部位而定:左寸芤, 心血喪, 吐、衄怔忡;右寸芤, 肺陰亡, 喘嗽咯血、衄血;左關芤, 肝血不藏, 脅間血瘀氣痛;右關芤, 脾不抵血, 便血, 嘔血;左尺芤, 腎虛尿血, 崩漏;右尺芤, 精虧火臨證驗之, 大出血之當時, 脈並非必覓芤, 出血後數小時, 或一二日, 脈方見芤。 是肝藏血, 本能調節血量, 而當出血過多,

調節失權時, 則覓芤脈。 又諸多血液病(白血病, 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久病陰血耗竭, 脈反見芤象, 正是孤陽脫陰之候。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