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驚風的推拿療法

【概述】

驚風又稱“驚厥”, 民間亦稱“抽風”。 是一個證候, 以肢體抽搐、兩目上視和意識不清為其特徵, 在任何季節、許多疾病中都可發生, 一般以1~5歲嬰幼兒多見, 年齡越小, 發病率越高。 臨床上分為急驚與慢驚兩種, 急驚來勢凶急, 處理不當可使腦組織和面部機體缺氧, 遺留後遺症狀, 嚴重的可引起窒息, 發生呼吸和迴圈衰竭, 因此要及時治療。 慢驚風多因急驚失治或突受驚嚇, 或久痢久瀉、大病後正氣虧損, 津血耗傷, 筋脈失于滋養而致。

驚風可受多種原因引起。 現代醫學認為小兒中樞神經發育不完善, 每當高熱或炎症刺激時容易發生驚風。

祖國醫學認為外感時邪, 內蘊痰熱, 及大病久病之後, 脾虛肝旺、肝腎陰虧為其主要發病因素。 臨床上急驚風者, 高熱往往39℃以上, 面紅唇赤, 氣急鼻扇, 煩躁不安, 啼無淚涕, 繼而出現神志昏迷.兩目上視, 牙關緊閉, 脊背強直, 四肢抽搐、顫動等症狀;慢驚風者面色蒼白, 嗜睡無神, 兩手握拳, 抽搐無力, 時作時休, 有時在睡眠之中突然痙攣, 四肢厥冷。

按摩能疏風清熱, 開竅豁痰, 平肝熄風, 安神鎮驚治療急驚風;還能溫中健脾, 溫陽逐寒, 育陰潛陽, 柔肝熄風治療慢驚風。

【按摩療法】

1.開竅

(1)取仰臥位, 用拇指甲掐人中穴5次或醒後即止。

(2)取仰臥位, 用拇指甲掐十宣穴(在手十指尖端, 距指甲游離緣O.1寸, 左右共十穴, 圖16-2)5次或醒後即止。

(3)取仰臥位, 用拇指甲掐威靈穴5次或醒後即止。

(4)取仰臥位, 用拇指甲掐小天心5次或醒後即止。

(5)取仰臥位, 用拇指甲掐老龍5次或醒後即止。

(6)取仰臥位, 用拇指甲掐端正5次或醒後即止。

2.止抽搐

(1)取仰臥位, 用拇指、示(食)指提拿百蟲10次。

(2)取仰臥位, 用拇指、示(食)指提拿肩井穴10次;再用拇指甲掐山根5次。

(3)取俯臥位, 用拇指、示(食)指端提拿鉤拔委中穴10次。

(4)取俯臥位, 用拇、示(食)指提拿承山穴10次。

3.解痙攣

(1)取俯臥位, 用拇指、示(食)指提拿風池、肩井、承山穴各10次。

(2)取俯臥位, 用示(食)指、中指指腹端自上而下直推天柱骨, 至皮下有輕度淤血為度。

(3)取俯臥位, 用示(食)指、中指指腹端自上而下直推脊柱100次。

4.清熱

(1)取坐位, 用拇指橈側端清心經、清肝經、清腎經、清肺經各100次,

推三關100次, 用示(食)指、中指指腹面清天河、退六腑各100次。

(2)取仰臥位, 家人用中指指腹端揉內勞宮、二扇門、一窩風、膊陽池各1分鐘。

5.慢驚風

(1)取坐位, 用拇指指腹端按揉百會穴2分鐘;再用拇指甲掐人中、十宣、斛肘、甘載、五指節、皮罷等穴各5次。

(2)取坐位, 用拇指橈側端補脾經、補腎經各150次, 清肝經100次, 推三關100次;再用中指指端揉小天心、二人上馬各100次。

(3)取仰臥位, 用掌摩法摩腹5分鐘, 重點在中脘、氣海、關元穴;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足三裡2分鐘。

(4)取俯臥位, 用雙手拇指、示(食)指自上而下捏脊5遍;再用禪推法推脾俞、胃俞、肝俞、腎俞、命門穴各2分鐘。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