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醫拔罐防病4方法 避免四誤區

作為最傳統的中醫養生法, 拔罐在生活中很普遍, 它能夠治療我們身體的很多毛病。 但這不代表拔罐就是安全的, 它也有一些事項需要注意, 而且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拔罐。 接下來, 小編就為你介紹一些拔罐方法及注意事項。

拔罐常見的四種方法:

1、留罐法 :是指把罐吸附在相應位置後滯留一定時間的方法。 此法適用於治療風濕痹症、感冒咳嗽、胃痛、嘔吐、腹痛、泄瀉等病症。

2、 閃罐法 :是指把罐吸附於相應位置後, 用一隻手壓住皮膚, 另一隻手握住罐體快速拔下的方法。 如此反復多次, 直至皮膚潮紅、充血或淤血為度。

此法適用於治療局部皮膚麻木、疼痛等病症。

3、走罐法:指拔罐時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膚上塗一層凡士林油後, 再拔罐。 然後, 醫者用手握住罐子, 在塗有凡士林油的部位上、下或左、右往返推動。 當所拔部位的皮膚紅潤、充血、甚至淤血時, 將罐起下。 此法適用于治療肌肉豐厚, 皮膚平坦部位的病症, 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風濕痹痛等病症

4、刺絡拔罐法:即將皮膚消毒後, 用三棱針點刺出血或用皮膚針叩打後, 再行拔罐, 以加強刺血治療的作用。 此法多用於治療丹毒、扭傷、乳癰等病症。

注意拔火罐不要入四誤區:

誤區1:拔火罐後就洗澡

很多人喜歡在拔完火罐後就洗個澡, 認為這樣很舒服, 其實這樣做是非常不正確的。

因為這時候的皮膚處於一種非常脆弱的狀態, 這時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膚破裂、發炎。 特別是洗冷水澡, 由於此時皮膚的毛孔正處於張開狀態, 所以很容易著涼。

誤區2:拔得時間越長越好

不少人認為拔火罐的時間越長, 效果會越好, 甚至認為, 要拔出水皰才能體現出拔火罐的效果, 其實這也是錯誤的。 因為火罐拔得時間過長, 就可能會出現水皰, 這樣不但傷害到了皮膚, 還可能會引起皮膚感染。

誤區3:同一位置反復拔

一次不成就拔兩次, 同一個位置反復拔, 認為這樣才能拔出效果。 其實這樣做, 會對皮膚造成損壞, 比如紅腫、破損……那就得不償失了。

誤區4:拔胸口、肚子

很多人認為:我哪裡不舒服就拔哪裡。 肚子疼或者胸前不舒服,

我就拔肚子、拔胸口。 其實這樣也是錯誤的。 一般拔火罐最好不要拔胸前和肚子, 因為這樣拔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