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茵陳五苓散治紫癜案

張某, 女, 52歲, 2015年4月28日初診, 主訴:紫癜半年餘。

現病史:雙下肢有針頭至黃豆大小瘀點、對稱分佈, 雙下肢輕度水腫且皮膚乾燥, 頭汗多, 無腹痛便血。 半年前有一次發熱、頭痛、關節痛後出現下肢皮膚皮下有出血, 西醫診斷為紫癜, 但中西醫診療一直未愈。 舌質暗紅, 苔白根部黃, 脈滑。 紫癜類似于中醫的肌衄, 中醫常用涼血止血或補氣攝血之法, 常用方如犀角地黃湯或歸脾湯等, 但臨床是多變的, 如此案, 乃因濕熱內蘊所致, 法當清熱祛濕, 涼血止血為主, 方用茵陳五苓散化裁。

方藥:茵陳30克, 茯苓15克, 豬苓15克, 澤瀉30克,

生白術15克, 桂枝尖10克, 石菖蒲10克, 木通10克, 白豆蔻15克, 黃芩15克, 紫草15克, 赤芍15克, 7劑, 每日1劑, 水煎服, 分2次溫服。

醫囑:注意休息, 飲食宜清淡, 忌肥膩辛辣醇酒之品。

二診(2015年5月5日):前藥後紫癜症狀控制, 皮下瘀點無新發, 雙下肢水腫減輕, 但近來感冒, 遂改方調治感冒。

按:《證治要訣·諸血門》:“血從毛孔而出, 名曰肌衄。 ”後世治療肌衄著重於氣血論治, 如《赤水玄珠》雲:“氣血虧虛, 血隨氣散者, 治宜補血固表, 選用當歸補血湯, 黃芪建中湯, 保元湯等方。 陰虛火旺者, 治宜養陰清火, 用涼血地黃湯或當歸六黃湯。 由膽熱而致者, 用河間定命散。 ”

治療肌衄重視舌脈的體現, 如本案患者舌質暗紅, 苔白根部黃, 脈滑。 說明有濕熱內蘊, 加之患者雙下肢輕度水腫且皮膚乾燥,

但是有頭汗多, 說明水液代謝失常, 因而選用茵陳五苓散清熱祛濕, 再加涼血止血、清熱通利之品, 療效甚好。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