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巧用三伏貼 冬病夏治三伏貼的配方

冬病夏治是中醫學防治疾病的一個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 其中最常使用三伏貼。 那麼冬病夏治三伏貼的配方是什麼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三伏貼的配方。

三伏貼的配方:

一、支氣管哮喘三伏貼配方

藥物組成:

虛貼方:黃芪、蒼術、沉香、肉桂、補骨脂等。

溫陽驅寒方:白芥子、細辛、甘遂、乾薑、仙靈脾、延胡索、小茴香。

藥材炮製:上述藥物均採用道地藥材, 藥物均採用生藥。 藥物用量按一定比例確定。

實施時間:頭伏開始, 隔7天貼1次, 至末伏止, 連貼3年。

實施方法虛貼方:屬肺虛、脾虛、腎虛患者選用。 選擇肺俞(雙側)、脾俞(雙側)、腎俞(雙側)、心俞(雙側)、定喘(雙側)。

肺虛者加太淵穴(雙側), 脾虛者加足三裡(雙側), 腎虛者加太溪(雙側)。

溫陽驅寒方:脾腎陽虛患者可選用。 選擇肺俞(雙側)、脾俞(雙側)、腎俞(雙側)、膈俞(雙側)、氣海(雙側)。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伏貼配方

藥物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細辛、生薑作為基本處方, 可結合既往的臨床經驗和地域特點等進行加減。 配伍加減常用的藥物有麝香、麻黃、肉桂、小茴香等。

藥材炮製: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細辛採用道地藥材, 且均用生藥, 其中生白芥子可以加強對其他藥物的透皮吸收作用。 由於白芥子外用可使皮膚發熱、發紅, 甚至起泡。 臨床上可以適當調整白芥子在藥物中的配伍比重, 既可以保證臨床療效,

又可以保障用藥的安全性。

貼敷時機:一般在每年夏季, 農曆三伏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進行貼敷治療(如果中伏為20天, 間隔10天可加貼1次)。 在三伏期間也可進行貼敷, 每兩次貼敷之間間隔7~10天。

療程: 連續貼敷3年為一療程。 療程結束後, 患者可以繼續進行貼敷, 以鞏固或提高療效。

貼敷部位: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的基本穴位, 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 臨床應用中可以結合中醫辨證論治選用心俞、膈俞、腎俞、脾俞等穴位。

三、小兒哮喘三伏貼配方

藥物組成: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細辛、肉桂, 其比例為4∶4∶2∶2∶1 。

貼敷時機:一般在每年三伏天進行, 每兩次貼敷之間間隔兩天, 1個療程共貼10次。

療程:每年貼敷1個療程, 連續貼敷3年。

貼敷部位:一般以經穴為主,

臨床常用的穴位有雙側肺俞、心俞、膈俞六個穴位。 臨床可根據辨證, 肺氣虛者加膏肓、膻中;脾氣虛者加脾俞、關元;腎氣虛者加腎俞、定喘。

三伏貼貼藥方法:

三伏貼就是三伏期內, 在患者背部特定治療哮喘的部位上, 貼上化痰定喘的益氣貼, 以減緩氣喘的發作, 三伏貼深受青睞對於常年受氣喘、過敏病所苦的病患, 就能有所改善。

在這期間, 過敏、氣喘等疾病症狀較輕, 毛細孔張開, 易由皮膚吸收藥效, 將元胡、細辛、麝香、白芥子、甘遂等中藥磨粉後, 薑汁糊丸, 敷貼于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位上, 即完成三伏貼。

三伏貼正常反應:

1.貼敷後局部皮膚微紅或有色素沉著、輕度搔癢均為正常反應, 不影響療效。

2.貼敷後皮膚局部出現刺癢難忍、灼熱、疼痛感覺時,

應立即取下藥膏, 禁止抓撓, 不宜擅自塗抹藥物, 一般可自行痊癒。

3.若皮膚出現紅腫、水泡等嚴重反應, 需及時皮膚科就醫。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