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中藥治療濕疹的方法

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皮膚炎症反應性疾病 為常見病多發病。 可發生於任何年齡 男女均可發病。 濕疹可泛發任何部位, 皮疹形態多樣, 瘙癢劇烈, 易復發,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

濕疹的病因很複雜, 由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相互作用而誘發本病。 內在因素的種類很多 如慢性消化系統疾、胃腸道功能性障礙、慢性酒精中毒、腸寄生蟲, 精神緊張、情緒變化、失眠、疲勞;感染病灶、新陳代謝障礙及內分泌功能失調等, 均可產生濕疹或加重病情。 外在因素主要指生活環境中的物理和化學物質等刺激因素。

如藥、油漆、染料、肥皂、化妝品等化學物質刺激;日光、紫外線、寒冷。 潮濕、炎熱、乾燥、摩擦、纖細異物(動物皮毛、玻璃絲、麥芒)等, 均可誘發濕疹。 中醫則認為 濕疹與飲食不節、情志所傷、外邪侵淫有關。

濕疹一般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急性濕疹的表現常循一定的規律, 開始為皮膚彌漫性潮紅 以後發展為滲液和結痂, 炎症反應明顯, 常數種皮損並存。 病變多為片狀或彌漫性, 無明顯界限, 可發生於身體的各個部位, 而以頭、四肢遠端。 陰囊為多見, 對稱發病, 嚴重的泛發全身。 局部 瘙癢或有灼熱感, 病程反復, 時好時犯, 愈後一般不留瘢痕慢性濕疹的皮損多局限於某一部位, 境界清楚, 皮膚浸潤增厚呈皮革樣(苔蘚化)改變, 顏色褐紅或褐色 表面常有糠皮樣鱗屑,

伴有抓痕、血痂及色素沉著。 部分皮損上可出現新的丘疹或水皰。 抓破後有少量黃水滲出。 發生在手足或關節部位的濕疹, 常呈皸裂或疣狀。 病情時輕時重, 而在精神緊張或睡覺前症狀明顯, 瘙癢劇烈。

在中醫中藥治療方面, 急性濕疹發病急, 病程短, 皮損潮紅灼熱, 腫脹, 滲出顯著。 中成藥可選用龍膽瀉肝丸防風通聖丸治療。 湯藥可選用經驗方;

萆薢10g 龍膽草10g 澤 瀉10g 黃芩 10g

苦 參10g 黃 柏10g 茯苓 10g 生 地10g

丹 皮10g 木 通10g 車前子10g 地膚子10g

白蘚皮 10g 生甘草 9g

水煎服, 每日2次 每次150ml。

外治法:若見皮膚潮紅, 丘疹或少數水皰而無滲出液可用2%冰片液外搽, 或用滑石粉30g, 寒水石粉10g, 冰片2g.混勻, 每天多次撒撲。 如水皰糜爛, 滲出液明顯可用馬齒覓60g.或黃柏,

地榆各30g或公英、龍膽草野菊花名20g.水煎, 冷卻後浸消毒紗布濕敷;當滲出液漸少而有結痂時, 可用黃柏15g, 蒼術20g, 研細末, 植物油調勻, 取適量外搽局部。

慢性濕疹, 若病程日久 皮損粗糙肥厚, 或兼有少量滲液, 脫屑瘙癢, 抓有血痂, 角化皸裂。 中成藥可選用胃苓丸、除濕丸、二妙丸治療。 湯藥可選用經驗方:

蒼 術10g 白 術10g 生 地30g 地骨皮10g

當 歸10g 玄參10g 茯苓 10g 蛇床子109

赤 芍10g 白 芍10g 全 蟲5g 生甘草5g

水煎服, 每日2次, 每次150ml。

外治法:可取川椒、白礬各15g.研細面, 以蛋黃煎油調塗患處, 每天1劑 至愈為止。

飲食方法:急性濕疹可取綠豆30g、海帶30g、魚腥草15g.白糖適量 每天 1劑, 加水共煮熟, 吃海帶、綠, 喝湯, 連用5~7劑。 慢性濕疹, 可取桑葚30g, 百合30g.大棗10枚, 青果9g, 每天1劑。 水煎分Z次服食, 連用10g—15劑。

在防治方面, 盡可能尋找發病原因, 對全身健康情況全面檢查 有無內臟器官疾病及慢性病灶, 回顧自己的工作環境、生活習慣是否與病情有關, 以祛除可能的致病因素。 暫忌食致敏和刺激的食物 如魚蝦、濃茶、咖啡、酒類、蔥、蒜等。 避免各種外界刺激, 如過度洗拭、熱水燙洗、肥皂水以及易使患者皮膚受刺激的動物皮毛、羽毛其他人造纖維、玻璃絲等物質。 禁止暴力搔抓, 以防感染。 消除種經精神因素, 積極配合治療。 飲食宜清淡, 多吃易消化食物, 如新鮮蔬菜和水果, 保持大便通暢。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