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羊水對媽媽和胎兒都不好?
妊娠抽羊水檢查是一種宮內診斷的方法。 既從母體宮內取羊水, 查胎兒胎落細胞, 對胎兒進行染色體核型分析, 瞭解胎兒是否有遺傳病。 該方法的實施可以使染色體病及一些代謝性遺傳病胎兒的出生率大大下降。 胎兒若屬唐氏症的高危險群, 就必須抽羊水檢測染色體。 有些人擔心探測針頭刺傷胎兒或引起破水、造成感染等。
目前抽羊水一定同時施以超聲波進行, 會刺到胎兒的幾率約為幾千分之一, 而引起破水或感染幾率, 則為千分之一, 而需要抽羊水檢測之後發現有唐氏症等胎兒染色體異常的比率為20%。
由於抽取羊水對母體和胎兒畢竟是一種刺激, 那什麼時候抽取羊水, 對母體和胎兒影響最小呢?
大量研究表明, 妊娠各周的羊水量及增長的情況不同。 妊娠12周時羊水量平均為60毫升左右, 16周可達170毫升, 每週增長50-100毫升左右。 所以, 抽羊水檢查都選在妊娠17-20周進行, 因為這個時段羊水量已達170毫升以上, 增長又快。 這時羊水較多, 胎兒四周形成羊水保護帶, 胎兒能自由在水中浮動,
羊膜腔穿刺被公認是安全、簡便、可靠的檢查方法。 有文獻報告, 這項檢查的失敗率僅為0.5%-1%。 研究證實, 羊膜腔穿刺後的胎兒流產率, 與未做此項檢查的胎兒流產率也沒有明顯差異。 由於羊膜穿刺術對母體和胎兒多少有一定刺激, 所以作這項檢查時, 術前需通過超聲波做胎兒、胎盤定位, 有的還需要在超聲波監測下穿刺, 目的是為更加安全。
此外, 穿刺術要保證無菌條件下進行, 以避免感染發生。 不過, 有此情況下不宜抽羊水。 包括:
(1)妊娠小於16周或大於24周。 小於16周可能會因子宮小, 穿刺不易成功;而大於24周時, 羊水細胞已不易生長,
(2)在妊娠中出現先兆流產症狀者。
(3)患盆腔炎或其它宮腔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