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水痘

【概述】

水痘是由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臨床以發熱, 皮膚分批出現斑疹、丘疹、水皰為特徵, 皰疹明亮, 呈橢圓形, 故名水痘。 本病傳染性強, 易感兒童發病率可達95%, 且易造成流行, 一年四季均可發生, 但以冬春兩季最多, l~6歲小兒多見。 本病中醫又稱“水花”、“水皰”、“水赤痘”。

【病因病理】

本病因外感水痘時邪病毒, 內蘊濕熱所致。 水痘時邪病毒從口鼻而入, 邪犯肺衛, 蘊於肺脾, 風熱時邪與濕熱相搏於肌腠, 外發肌表, 水痘布露, 皰漿清亮, 皮薄癡嫩, 易出易靨, 病在衛氣, 此為風熱夾濕證。 邪毒深入, 熱毒熾盛, 痘色暗赤,

皮厚漿混, 病在氣營, 此為熱毒夾濕證。 著熱毒化火, 內竄厥陰, 則可引動肝風, 內閉心竅。

【診斷要點】

1、患兒在2~3周前曾與水痘患兒或患帶狀皰疹者接觸。

2、初起發熱, 流涕, 咳嗽。 l~2天內, 面部與軀幹出現紅色斑疹、丘疹, 很快變為皰疹, 呈橢圓形, 外周有紅暈, 皰壁較薄易破, 呈向心性分佈, 軀幹多, 四肢頭面部少。 身體某一部位同時見斑疹、丘疹、皰疹與結癡, 皮疹分批出現, 常伴瘙癢。 一周內結癡, 半個月左右癡蓋脫盡。

嚴重病例, 可見出血性水痘, 或併發腦炎。

【辯證分型】

1、風熱夾濕症狀:發熱輕微, 咳嗽流涕, 納呆搜黃, 痘疹紅潤, 皰漿清亮, 疹點稀疏, 皮疹稍癢, 二便調和, 苔薄白, 脈浮數。

徵候分析:外感水痘時邪病毒, 傷于肺衛, 肺失清宣, 故發熱, 咳嗽, 流涕。

時邪內犯脾胃, 運化失健, 故納食減少。 正氣抗邪外達, 時邪夾濕透於肌表, 故水痘顯露。 苔薄白, 脈浮數, 均為風熱夾濕之象。

2、邪毒熾盛症狀:壯熱口渴, 或煩躁不安, 面紅目赤, 痘大而密, 根盤紅暈較顯著, 疹色紫暗, 皰漿混濁, 口、咽、眼亦出皰疹, 大便於結, 小便色黃, 舌質紅絳, 苔黃糙而幹, 脈洪數。

證候分析:痘布較密, 壯熱煩躁, 面紅目赤, 口內出皰疹, 小便短黃等, 均為毒熱熾盛之證。 邪毒內犯, 營熱內熾, 故見疹色紫暗, 皰漿晦濁。 音質紅絳, 苔黃糙而幹, 脈洪數, 也是毒熱之象。

【分型治療】

1、風熱夾濕治則:疏風清熱化濕。

主方:銀翹散、六一散加減。

加減:舌苔白膩, 濕較重者, 再加車前子10克(包煎);若皮疹癢甚, 加蟬衣6克、僵蠶10克;若頭痛較甚, 加菊花10克、鉤藤10克(後下)。

主方分析:疾病初起, 病在肺衛, 為風熱時邪挾濕所致, 故用銀翹散疏解風熱, 合六一散淡滲利濕。

處方舉例:

銀花10克 連翹10克 板藍根30克 竹葉3克 滑石15克(包煎)苡仁10克 桔梗3克野菊花10克 牛蒡子6克 車前子10克(包煎)生甘草6克

2、邪毒熾盛治則:清熱涼血, 解毒祛濕。

主方:清胃解毒東加減。

加減:疹色深紅者, 加紫草10克、山桅10克;唇燥口幹, 津液耗傷者, 加麥冬10克、蘆根30克;齦腫, 口瘡, 大便幹結, 舌苔黃厚、加生大黃6~10克(後下)、積實10克。

主方分析:本方用升麻、黃連、黃芩清熱解毒, 石膏清氣之熱, 丹皮、生地涼營滋陰。 諸藥合用, 有清氣涼營解毒作用。

處方舉例:

升麻6克 生石膏30克 黃芩10克 黃連3克 車前子10克(包煎)生地9克 丹皮9克赤芍10克 紫草10克 生甘草6克

【中成藥】

1、抗病毒口服液:每日2次,

每次1支口服。

2、板藍根沖劑:每日3次, 每次1包, 開水沖服。

3、銀翹解毒片:每日3次, 每次2片吞服。

【簡便方】

1、銀花10克, 蘆根30克, 甘草3克, 水煎內服, 連服3~4日。

2、野菊花10克, 銀花10克, 紫草10克, 甘草3克, 水煎內服, 連服3日。

【其它療法】

1、外洗方:苦參30克, 浮萍15克, 芒硝30克, 煎水外洗, 每日2次。 或用銀花藤10克, 車前草15克, 板藍根15克, 蒲公英15克, 煎湯外洗。

2、食療:苡仁100克, 綠豆100克, 加水熬熟, 加少許糖, 每日2次服用。

【注意事項】

1、發現病兒應立即隔離, 直至全部痘疹結癡乾燥。 接觸水痘患兒者, 應觀察3周。

2、室內空氣流通, 但注意避風寒, 以免複感外邪。

3、患病期間宜給易消化及營養豐富食物, 多飲開水。

4、防止搔破皰疹, 以免皮膚繼發感染。 搔破者, 可用青黛散撒敷患處, 或搽用龍膽紫藥水。

5、水痘患者禁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