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誘發小兒腹瀉的原因

小兒腹瀉也就是小兒消化不良, 這屬於嬰幼兒的常見病, 不必太過擔憂, 也不可掉以輕心, 因為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 也會誘發其他疾病的, 所以家中有小寶寶的也應該對其有所瞭解, 下面是它的誘發病因及治療方法。

病因

1.體質因素

本病主要發生在嬰幼兒, 其內因特點:

嬰兒胃腸道發育不夠成熟, 酶的活性較低, 但營養需要相對地多, 胃腸道負擔重。

嬰兒時期神經、內分泌、循環系統及肝、腎功能發育均未成熟, 調節機能較差。

嬰兒免疫功能也不完善。 血清大腸桿菌抗體滴度以初生至2周歲最低, 以後漸升高。

因而嬰幼兒易患大腸桿菌腸炎。 母乳中大腸桿菌抗體滴度高, 特別是初乳中致病性大腸桿菌分泌型IgA高, 所以母乳餵養兒較少發病, 患病也較輕。 同理小嬰兒輪狀病毒抗體低, 同一集體流行時, 小嬰兒罹病多。

嬰兒體液分佈和成人不同, 細胞外液占比例較高, 且水分代謝旺盛, 調節功能又差, 較易發生體液、電解質紊亂。 嬰兒易患佝僂病和營養不良, 易致消化功能紊亂, 此時腸道分泌型IgA不足, 腹瀉後易於遷延。

2.感染因素

分為消化道內與消化道外感染, 以前者為主。

消化道內感染 致病微生物可隨污染的食物或水進入小兒消化道, 因而易發生在人工餵養兒。 哺喂時所用器皿或食物本身如未經消毒或消毒不夠, 亦有感染可能。

病毒也可通過呼吸道或水源感染。 其次是由成人帶菌者的傳染, 如病房內暴發細菌性腸炎後部分醫護人員受染, 成為無症狀腸道帶菌者, 可導致病原傳播。

消化道外感染 消化道外的器官、組織受到感染也可引起腹瀉, 常見於中耳炎、咽炎、肺炎、泌尿道感染和皮膚感染等。 腹瀉多不嚴重, 年齡越小者越多見。 引起腹瀉的原因一部分是因為腸道外感染引起消化功能紊亂, 另一部分可能是腸道內外均為同一病原感所引起。

濫用抗生素所致的腸道菌群紊亂 長期較大量地應用廣譜抗生素, 如氯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氨苄青黴素、各種頭孢黴素, 特別是兩種或以上並用時, 除可直接刺激腸道或刺激植物神經引起腸蠕動增快、葡萄糖吸收減少、雙糖酶活性降低而發生腹瀉外,

更嚴重的是可引起腸道菌群紊亂。 此時正常的腸道大腸桿菌消失或明顯減少, 同時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難辨梭狀芽胞桿菌或白色念珠菌等可大量繁殖, 引起藥物較難控制的腸炎。

3.消化功能紊亂

飲食因素。

不耐受碳水化物。

食物過敏。

藥物影響。

其他因素:如不清潔的環境、戶外活動過少、生活規律的突然改變、外界氣候的突變等也易引起嬰兒腹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