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病又稱膽系結石病或膽石症,
是膽道系統的常見病,
是膽囊結石、膽管結石(又分肝內、肝外)的總稱。
膽結石應以預防為主,
發病後應即時治療,
一般有非手術及手術治療兩類治療手段。
膽石(gall stones)位於膽囊或膽管內。
常引起右上腹疼痛和黃疸等症狀。
膽石主要成分為膽色素和膽固醇,
有的含有鈣鹽。
根據含鈣鹽多少而分為不透x線結石與可透x線結石兩類。
前者常稱為陽性結石,
後者為陰結石。
以下是膽石症X線表現與診斷:
(1)陽性結石:
10%~20%膽石是含鈣的混合結石,
平片可以顯示,
這種結石大多在膽囊內,
常多個堆積在一起。
其大小自砂粒至蠶豆大、呈圓形、多面形或菱形,
猶如一串葡萄或一堆石榴子,
個別結石很大。
膽石是邊緣緻密而中間透明,
但中心常有一個緻密斑點。
有的結石呈層狀,
有的顯示為薄殼環形影,
要仔細觀察才不致遺漏。
膽囊結石x線表現不典型者診斷較難,
需輔以造影檢查,
膽囊結石應位於膽囊影內。
膽石需與腎結石和腸系膜淋巴結鈣化鑒別。
腎結石大多較為均勻緻密,
具有腎盂或腎盂盞的形狀。
側位攝影,
膽石位於腹前中部,
而腎結石位於後方與脊椎相重,
腸系膜淋巴結鈣化多為顆粒狀密度不均勻影,
且移動性較大。
(2)陰性結石:
膽石中的80%~90%為陰性結石,
平片不能見到,
需造影才能顯示。
膽囊造影常顯示為多數成堆充盈缺損,
呈圓形或多面形,
如石榴子樣。
有時結石過小或膽囊顯影密度過高,
臥位元影常顯示不清,
需攝立位片或加壓點片。
在立位,
由於其比重不同,
膽石或浮於造影劑之上或位於造影劑中間,
呈水準排列的一層低密度影,
或沉於膽囊底部,
呈一堆低密度影像,
均易於發現(圖4-3-10)。
腸氣與膽囊重迭易造成誤診,
應變換體位攝影或多次攝影觀察,
也可作體層攝影以避免腸氣的重迭。
服脂肪餐後膽囊收縮,
結石常顯示更為清楚。
膽石伴發膽囊炎膽囊不顯影,
則結石無法看到。
此時,
靜脈法膽系造影顯示結石的機率要比口服法高。
膽管結石在膽管造影時顯示為單個或多個小圓形充盈缺損,
膽管常擴大,
猶如豆粒在豆莢中一樣,
也常伴有膽管的狹窄或梗阻。
膽總管下端或壺腹結石易引起梗阻,
梗阻處常出現杯口狀充盈缺損,
其上方膽管擴大。
泥沙樣結石造影難於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