蒔蘿子又名時美中、蒔蘿椒。 載《海藥本草》。 系傘形科植物蒔蘿Anethum graveolens L.的果實。 果實成熟時採收, 乾燥。
【炮製方法】1.蒔蘿子:取原藥材, 除去雜質, 篩去灰屑。 用時搗碎。
2.炒蒔蘿子:《本草品匯精要》:“水洗微炒用。 ”《攝生眾妙方》:“炒褐色, 為細末口”《本草從新》:“炒黃得酒良。 ”現行, 取淨蒔蘿子, 置鍋內, 用文火炒至微鼓起, 取出, 放涼。
【飲片性狀】蒔蘿子多數裂成分果, 呈扁平廣橢圓形。 外表棕色, 背面有3條不甚明顯的肋線, 兩側肋線延伸作翅狀, 少數未分離的雙懸果基部有殘存果柄。 氣微香。 炒蒔蘿子, 表面棕黑色, 香氣較濃。
【炮製作用】蒔蘿子性味辛,
【炮製研究】古代常用鹽、灑制蒔蘿子, 以增強其溫腎暖肝之力。 《藥品化義》:“用鹽酒炒香, 蓋鹽以入腎, 酒引陽道, 香能通氣, 助滋陰藥溫肝腎間元氣, 奏效甚捷。 ”《本草從新》:“得酒良, 得鹽入腎, 發腎邪, 故治陰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