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致尿血的病因是什麼
血尿的形成不但有熱邪擾動, 傷及脈絡, 而且還有脾腎兩虛, 固攝無權, 血溢脈外, 兩者一偏亢盛, 一偏衰弱, 不但虛實有異, 而且寒熱相反, 在治療原則及治療方法上則截然不同;即使同是邪熱下擾膀胱, 也有火熱內盛, 充斥下焦及腎陰虧虛, 相火妄動之分。 專家在臨床上經常強調對血尿的辨治一定要辯證入微, 細析其因, 特別是在患者全身自覺症狀不明顯的情況下, 僅以小便常規檢驗鏡下血尿日久難消, 或反復發作為主症時更應引起我們的注意。
患者僅以鏡下血尿為主要臨床表現時,
總之, 導致血尿的原因雖然相當複雜, 但臨證時只要有者求之, 無者求之, 往往還是有證可辨, 有因可求。 即使在患者無明顯自覺症狀的情況下, 只要掌握了以上的辯證求因綱領, 仔細辨析患者的脈、舌表現, 細審其因, 往往也不難辨治。
二、如何治療尿血
其病機總由血不歸經而致, 對其治療雖當以止血為要, 使血止絡寧, 則血尿不難向愈。 但亦應看到導致血尿之因相當複雜, 特別是出血即久, 難免又常有瘀血存在, 加之瘀血內阻, 血不歸經, 若一味收澀止血, 則進一步加重瘀血, 使血尿更加痼頑難消。 對此, 治療之時應寓活於止, 並特別喜歡選用茜草、蒲黃、三七、花蕊石、血餘炭等兼有活血作用的止血藥用於腎炎血尿的治療。
在腎臟病臨床實踐中, 血尿病人常常表現為虛實互見, 寒熱錯雜, 對此, 專家醫師強調一定要辯證入微, 知常達變。 在眾多的虛實寒熱錯雜的血尿病人中, 尤以腎陰虧虛、濕熱下注、血熱絡損三者相互挾雜最為常見, 對此醫師常以滋腎陰、清濕熱、涼血止血為法進行治療, 臨床上常以女貞子15g、旱蓮草30g、大薊15g、小薊15g、槐花15g、黃柏10g、茜草20g、白茅根30g、白芨30g、仙鶴草30g、地榆30g、金錢草30g、車前草30g、石葦30g為基本方, 隨症靈活加減化裁, 常有明顯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