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肝包蟲囊腫

病因

人的肝包蟲囊腫是細粒棘球絛蟲以人為中間宿主的無性期階段。 此絛蟲主要宿主為犬、狐或狼, 中間宿主為羊、牛、馬、豬和人。 此蟲寄生於犬小腸絨毛, 成蟲不斷排出有殼保護的六勾蚴, 此蚴隨糞便排出, 粘附于犬毛或羊毛上。 人或其他中間宿主接觸並吞食此蚴污染的水或食物即可被感染, 經胃或上部小腸的消化, 六勾蚴即脫殼而出, 穿過胃腸壁進入門靜脈, 多數停留在肝, 少數逸出至肺和其他臟器。 棘球蚴在各有關臟器先形成初期包蟲囊腫, 此囊壁即其後的內囊, 而中間宿主組織在其周圍形成的纖維包膜為外囊。

內囊又分為外層與內層, 外層稱角質膜, 內層為生髮層, 生髮層又產生生髮囊、頭節、子囊、孫囊。 當有包蟲感染的羊、牛或其他中間宿主的內臟被犬、狐或狼所食, 此寄生蟲即完成其生活週期。

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多不明顯, 中青年人多見, 初期可無症狀, 隨著囊腫增大可捫及上腹塊、腹脹、腹痛, 如位於右上肝者因膈肌抬高可有呼吸系症狀。 不少病人曾有過敏反應症狀。 少數可因囊腫壓迫膽道產生黃疸。 亦有合併感染或穿入膽管出現膽管炎甚或敗血症。 穿入胸腔者可出現呼吸系症狀或支氣管膽道瘺。 體征主要為上腹囊性包塊, 位於肝上方者僅見肝大。

診斷

根據流行病史、臨床表現以及上述檢查即可診斷。

凡疑為肝包蟲囊腫者不宜做穿刺。

鑒別診斷

1.先天性肝囊腫

無牧區居住史, 超聲示囊壁極薄而清晰, 包蟲囊液皮內試驗陰性。

2.肝膿瘍

無牧區居住史而常有痢疾史或化膿性疾病史, 超聲示液性占位邊界不清晰, 臨床有炎症史或表現, 包蟲皮試陰性。 但合併感染的肝包蟲囊腫易與之混淆, 包蟲囊液皮內試驗乃主要鑒別依據。

併發症

囊腫破裂囊液外溢導致過敏、過敏性休克或頭節進入腹腔形成繼發性包蟲囊腫。

治療

1.隨訪

對小而深藏肝內的肝包蟲囊肝可嚴密隨訪, 定期超聲檢查, 如增大至接近肝表面時, 可手術治療。

2.內囊摘除術

為本病最常用手術術式。

3.合併感染者

需做引流術。 肝切除術很少應用, 僅適於個別病例,

如估計囊壁厚、鈣化而內囊不易摘除者, 局限於一葉的多個包蟲囊腫, 估計引流後殘腔或竇道難以癒合者。

預後

肝包蟲囊腫手術治療的手術死亡率為1.8%~9%不等, 一般為2%~4%, 術後復發率為5%~12%不等, 多由於第一次手術時遺漏深藏的小囊腫或手術時頭節種植。

飲食

蔬菜是人們生活中常用、富含營養物質, 有裨益的, 可常食用之。 蔬菜中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而且含有大量的纖維素、木質素、果酸、無機鹽等, 這些物質是肝臟病人恢復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營養成分。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 我們知道了肝包蟲囊腫的知識, 知道了肝包蟲囊腫的症狀主要表現為腹痛、腹脹等, 如果患有這種疾病一定要及時的去醫院進行及時的醫治,

避免疾病的惡化。 如果大家還想瞭解更多關於疾病的知識, 別忘了閱讀下一篇文章哦。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