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尿毒癥的化驗檢查有哪些?

1、腎功能檢查

純水清除率測定異常;
腎小球濾過率、內生肌酐清除率降低;

酚紅排泄試驗及尿濃縮稀釋試驗均減退;

核素腎圖, 腎掃描及閃爍照相亦有助於瞭解腎功能。

2、血液檢查

血肌酐、血尿素氮指標升高;

血漿蛋白正常或降低;
尿毒癥晚期常有PH值下降, AB、SB及BE均降低, PaCO2呈代償性降低;
血紅蛋白一般在80g/L以下, 尿毒癥後期可降至20-30g/L, 可伴有血小板降低或白細胞偏高;

電解質測定可出現異常指標。

3、尿液檢查

尿比重指標多在1.018以下, 尿毒癥時固定在1.010-1.012之間, 夜間尿量多於日間尿量;
由於尿毒癥發病起因不同(如有的尿毒癥病人由慢性腎小球腎炎發病而來,

有的尿毒癥病人則由糖尿病、高血壓、紫癜等繼發而來), 則可出現蛋白尿、白細胞或管型尿等。

4、其他檢查
泌尿系X線平片、造影、腎穿刺檢查等。 對確診了尿毒癥的病人, 為了從病因著手治療, 還應對腎臟的細胞外基質成分、腎臟內酶系進行相應的檢測等。

對慢性腎病、甚至病情即將滑向腎衰竭、尿毒癥的病人而言, 多數已經對腎病尿毒癥的早期症狀有了初步的瞭解和認識, 比如浮腫、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貧血、高血壓, 等等。 此外, 他們也常常以血常規檢查中的血肌酐指標超過707umol/L作為判定是否發生尿毒癥的黃金標準。

這裡, 腎病患者需要瞭解的一點是, 血肌酐指標的異常升高是判定尿毒癥的指標之一,

但這並不適唯一的根據。 要知道, 尿毒癥並非是一種獨立的疾病, 而是各種晚期的腎臟病共有的臨床綜合征, 是進行性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終末階段。 在腎病惡化進展到這一階段後, 由於腎臟發生纖維化病變後還能夠正常行使代謝功能的單位已經剩餘的不多, 這就直接導致病人身體發生了水、電解質、酸堿代謝紊亂等問題, 因為腎損傷後不能將這些東西排出去了。

這些人體的代謝產物將在體內大量瀦留, 從而人的胃腸道、心臟、肝臟、肺臟、肌肉、神經、血液、皮膚等等, 都將出現全身而廣泛性的中毒症狀。 所以, 對尿毒癥的診斷以及其病情輕重程度的診斷, 不僅僅是需要看血肌酐的指標, 還需要結合血尿素氮、患者自身出現的重度症狀等綜合判定才行。

在瞭解了診斷尿毒癥的檢查化驗項目有哪些之後, 我們還需明確對尿毒癥診斷需要從臨床檢查指標和臨床症狀表現兩方面著手綜合判定。 在進行尿毒癥指標檢查的同時, 也要關注尿毒癥病人身體出現的病症表現。 那尿毒癥病人臨床常見哪些症狀表現呢?

尿毒癥一旦發生, 病人的全身各大臟器系統將出現一系列的併發症狀。 消化系統出現噁心、嘔吐、食欲差、腹瀉、便秘、口中有異味等;心血管系統表現高血壓、心衰、心包炎等;血液系統可出現嚴重貧血、出血傾向等症狀;神經系統出現尿毒癥腦病、神經肌肉失調等;皮膚出現瘙癢、脫皮等等。

總之, 進行尿毒癥的診斷,

對尿毒癥進行檢查, 一定是結合了病人臨床表現和臨床檢查診斷兩大方面而得出的完整結論。 通過對尿毒癥病人的檢查結果和臨床症狀進行系統性的判定和分析, 對病人的病情有一個綜合性的判定和定位, 那麼如此才能更好的指導尿毒癥病人的治療, 為其制定適合而有效的治療方案。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