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有很多, 今日小便介紹一款可以止痛化瘀的方子, 就是膈下逐瘀湯方劑。 有興趣的朋友一定會問膈下逐瘀湯的功效具體是什麼?不要著急, 請聽小編慢慢到來, 還有膈下逐瘀湯的處方, 下文也會第一時間介紹出!
【方劑名稱】
膈下逐瘀湯《醫林改錯》卷上。
【方劑歌訣】
膈下逐瘀桃牡丹, 赤勺烏藥玄胡甘, 歸芎靈脂紅花殼, 香附開鬱血亦安。
【組成配方】
靈脂6克(炒), 當歸9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研泥), 丹皮6克, 赤芍6克, 烏藥6克, 玄胡索3克, 甘草9克, 香附4.5克, 紅花9克, 枳殼4.5克。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 行氣止痛。 治膈下瘀阻氣滯, 形成痞塊,
【方劑制法】
水煎服。
【使用方法】
病輕者少服, 病重者多服, 病去藥止。
【方劑摘錄】
《醫林改錯》卷上。
【各家論述】
方中當歸、川芎、赤芍養血活血, 與逐瘀藥同用, 可使瘀血祛而不傷陰血;丹皮清熱涼血, 活血化瘀;桃仁、紅花、靈脂破血逐瘀, 以消積塊;配香附、烏藥、枳殼、元胡行氣止痛;尤其川芎不僅養血活血, 更能行血中之氣, 增強逐瘀之力;甘草調和諸藥。 全方以逐瘀活血和行氣藥物居多, 使氣帥血行, 更好發揮其活血逐瘀, 破症消結之力。
逐瘀湯
組成
川芎1分半, 白芷1分半, 生幹地黃1分半, 赤芍藥1分半, 五靈脂1分半, 枳殼(制)1分半, 阿膠1分半,
功效
通利大小便, 取下惡物。
主治
痔瘡, 瘀血作痛。 赤痢血痢, 痛不可忍, 又治血痔。
用法用量
每服3錢, 井水1碗, 加生薑3片, 蜜3匙, 煎服。 以利為度。
製備方法
上銼散。
結語:同樣是活血化瘀, 兩種藥卻是不同的配方。 中醫學的知識還很廣泛, 需要我們細心專研, 而且在使用這些中藥方劑的時候, 大家一定要遵循醫生的囑咐, 不能隨便用藥。 要看清楚藥量與服用頻率, 重要滋補身體效果, 大家要多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