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第七節 積聚

早在《靈樞·五變》這一書中就有對積聚的解釋, 這主要是因為情志抑鬱, 飲食不節而導致的。 如何治療積聚成了醫學上一直在討論的重點。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學習積聚的相關知識。

積聚是由於體虛複感外邪, 情志飲食所傷, 以及它病日久不愈等原因引起的, 以正氣虧虛, 臟腑失和, 氣滯、血瘀、痰濁蘊結腹內為基本病機, 以腹內結塊;或脹或痛為主要臨床特徵的一類病證。

積聚是涉及腹腔臟器多種疾病, 而在臨床又比較常見的一類病證。 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 中醫學對積聚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論認識, 尤其是扶正祛邪、攻補兼施的治療思想及有關的一系列方藥, 對減輕甚至治癒積聚病證, 具有重要的意義。

《景嶽全書·積聚》則對攻補法的應用作了很好的概括, “治積之要, 在知攻補之宜, 而攻補之宜, 當於孰緩孰急中辨之”。 《醫宗必讀·積聚》把攻補兩大治法與積聚病程中初中末三期有機地結合起來, 並指出治積不能急於求成, 可以“屢攻屢補, 以平為期”, 頗受後世醫家的重視。 《醫林改錯》則強調瘀血在積聚病機中的重要作用, 對活血化瘀方藥的應用有突出的貢獻。

中醫文獻中的症瘕、痃癖以及伏梁、肥氣、息賁等疾病, 皆屬積聚的範疇。 根據積聚的臨床表現, 主要包括西醫的腹部腫瘤、肝脾腫大,

以及增生型腸結核、胃腸功能紊亂、不完全性腸梗阻等疾病, 當這些疾病出現類似積聚的證候時, 可參閱本節辨證論治。

一、病因病機

1.情志抑鬱, 氣滯血瘀正如《濟生方·積聚論治》所說:“憂、思、喜、怒之氣, 人之所不能無者, 過則傷乎五臟, ……留結而為五積。 ”情志致病, 首先病及氣分, 使肝氣不舒, 脾氣鬱結, 導致肝脾氣機阻滯。 繼則由氣及血, 使血行不暢, 經隧不利, 脈絡瘀阻。 若偏重於影響氣機的運行, 則為聚;氣血瘀滯, 日積月累, 凝結成塊則為積。

2.酒食內傷, 滋生痰濁由於飲酒過度, 或嗜食肥甘厚味、煎撙辛辣之品;或飲食不節, 損傷脾胃, 使脾失健運, 以致濕濁內停, 甚至凝結成痰。 痰濁阻滯之後, 又會進一步影響氣血的正常運行,

形成氣機鬱滯, 血脈瘀阻, 氣、血、痰互相搏結, 而引起積聚。 亦有因飲食不調, 因食遇氣, 食氣交阻, 氣機不暢而成聚證者。

3.邪毒侵襲, 留著不去寒、濕、熱等多種外邪及邪毒如果長時間地作用於人體, 或侵襲人體之後留著不去, 均可導致受病臟腑失和, 氣血運行不暢, 痰濁內生, 氣滯血瘀痰凝, 日久形成積聚。 正如《諸病源候論·積聚病諸候》說:“諸髒受邪, 初未能成積聚, 留滯不去, 乃成積聚。 ”

4.它病轉歸, 日久鹹積黃疸病後, 或黃疸經久不退, 濕邪留戀, 阻滯氣血;或久瘧不愈;濕痰凝滯, 脈絡痹阻;或感染血吸蟲, 蟲阻脈道, 肝脾氣血不暢, 脈絡瘀阻。 以上幾種病證, 日久不愈, 均可轉歸演變為積證。

情志抑鬱, 飲食損傷, 感受邪毒及它病轉歸是引起積聚的主要原因。

其中, 情志、飲食、邪毒等致病原因常交錯夾雜, 混合致病。

正氣虧虛則是積聚發病的內在因素, 積聚的形成及演變, 均與正氣的強弱密切相關。 正如《醫宗必讀·積聚》說:“積之成也, 正氣不足, 而後邪氣踞。 ”《景嶽全書·積聚》亦說:“凡脾腎不足及虛弱失調之人, 多有積聚之病。 ”即是說, 積聚是正虛感邪、正邪鬥爭而正不勝邪的情況下, 邪氣踞之, 逐漸發展而成。 積聚的發生主要關係到肝、脾兩髒;氣滯、血瘀、痰結是形成積聚的主要病理變化。 其中聚證以氣機阻滯為主, 積證則氣滯、血瘀、痰結三者均有, 而以血瘀為主。

二、臨床表現

積聚以腹內結塊, 或脹或痛為主要臨床表現, 但積和聚又分別有不同的臨床特徵, 積證大多有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

積塊出現之前, 相應部位常有疼痛, 或兼噁心、嘔吐、腹脹, 以及倦怠乏力, 胃納減退等症狀。 作為積證特徵的腹內結塊, 表現為由小漸大, 由軟漸硬, 固定不移, 初覺脹痛, 繼則疼痛逐漸加劇。 一般病程較長, 病情較重。 腹內病變的同時, 常出現飲食減少, 倦怠乏力, 病情較重者甚至面色萎黃, 形體日漸消瘦。 而積證的後期, 一般虛損症狀較為突出。

聚證則表現為腹中氣聚, 攻竄脹痛, 時聚時散, 或有如條狀物聚起在腹部。 一般病程較短, 病情較輕, 全身症狀亦不如積證明顯。 正如《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說:“積者, 髒病也, 終不移;聚者, 腑病也, 發作有時, 輾轉痛移, 為可治。 ”《景嶽全書·積聚》亦將兩者的特徵概括為:“積者, 積累之謂,由漸而成者也;聚者,聚散之謂,作止不常者也。”

三、診斷

1.積證以腹部可捫及或大或小、質地或軟或硬的包塊,部位固定不移,並有脹痛或刺痛為臨床特徵。隨著積塊的出現及增大,相應部位常有疼痛,或兼噁心、嘔吐、腹脹,以及倦怠乏力、胃納減退等症狀。而積證的後期,除上述症狀加劇外,虛損症狀也較為突出。

2.聚證以腹中氣聚、攻竄脹痛、時作時止為臨床特徵。其發作時可見病變部位有氣聚脹滿的現象,但一般捫不到包塊;緩解時則氣聚脹滿的現象消失。聚證發作之時,以實證的表現為主,反復發作,常出現倦怠乏力、納差、便溏等脾胃虛弱的證候。

結合病史,作B超、Cr、胃腸鋇餐X線檢查及纖維內窺鏡檢查等有助於診斷。

四、鑒別診斷

1.痞滿痞滿以患者自覺脘腹痞塞不通、滿悶不舒為主要症狀,但在檢查時,腹部無氣聚脹急之形可見,更不能捫及包塊,臨床上以此和積聚相區別。

2.鼓脹鼓脹以肚腹脹大、鼓之如鼓為臨床特徵。其與積聚相同的是腹內均有積塊,但鼓脹的積塊多位於脅肋部,且鼓脹除腹內積塊外,更有水液停聚,肚腹脹大。而積證腹內無水液停聚,肚腹一般不脹大,腹內積塊的部位亦不局限於脅肋部。

五、辨證論治

辨證要點

1.辨積與聚積與聚雖合稱為一個病證,但兩者是有明顯區較別的。積證具有積塊明顯,固定不移,痛有定處,病程較長,多屬血分,病情較重,治療較難等特點;聚證則無積塊,腹中氣時聚時散,發有休止,痛無定處,病程較短,多屬氣分,一般病情較輕,相對地治療亦較易。至於古代文獻以積為髒病,聚為腑病,則不可拘泥,實際上不少積證的積塊就發生在胃、腸。

2.辨部位積塊的部位不同,標誌著所病的臟腑不同,臨床症狀、治療方藥也不盡相同,故有必要加以鑒別。從大量的臨床觀察來看,在內科範圍的脘腹部積塊主要見於胃和肝的病變。右脅腹內積塊,伴見脅肋刺痛、黃疸、納差、腹脹等症狀者,病在肝;胃脘部積塊伴見反胃、嘔吐、嘔血、便血等症狀者,病在胃;右腹積塊伴腹瀉或便秘、消瘦乏力,以及左腹積塊伴大便次數增多、便下膿血者,病在腸。

3.辨虛實積證大體可分為初、中、末三期,一般初期正氣未至大虛,邪氣雖實而不甚,表現為積塊較小、質地較軟,雖有脹痛不適,而一般情況尚可。中期正氣漸衰而邪氣漸甚,表現為積塊增大、質地較硬、疼痛持續,並有飲食日少,倦怠乏力,形體消瘦等症。末期正氣大虛而邪氣實甚,表現為積塊較大、質地堅硬,疼痛劇烈,並有飲食大減,神疲乏力,面色萎黃或黧黑,明顯消瘦等症。

治療原則

聚證重調氣,積證重活血。聚證病在氣分,以疏肝理氣、行氣消聚為基本治則,重在調氣;積證病在血分,以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為基本治則,重在活血。要注意區分不同階段,掌握攻補分寸。積證初期,積塊不大,軟而不堅,正氣尚可,治療以攻邪為主,予以行氣活血、軟堅消積;中期積塊漸大,質漸堅硬,而正氣漸傷,邪盛正虛,治宜攻補兼施;末期積塊堅硬,形瘦神疲,正氣傷殘,治宜扶正培本為主,酌加理氣、化瘀、消積之晶,切忌攻伐太過。

在積證的治療中,應注意處理好攻法與補法的關係,正如《景嶽全書·積聚》所說:“治積之要,在知攻補之宜,而攻補之宜。當於孰緩孰急中辨之。”在治療中應注意“治實當顧虛”,“補虛勿忘實”,可根據具體情況,或先攻後補,或先補後攻,或寓補於攻,或寓攻於補。

六、轉歸預後

聚證的預後一般較好,而積證的預後一般較差。正如《景嶽全書·積聚》所說:“無形之聚其散易,有形之積其破難。”一般的聚證,若治療得當,解除了病因,可望治癒。但亦有部分反復發作,或先因氣聚,日久則血瘀成積者。積證在腹部捫到積塊之前,大多已經歷了一段病程,所以當發展成為積證時,·治療比較困難。早在唐代《外台秘要·卷十二》就談到:“凡症堅之起,多以漸生,而有覺便牢大者,自難療也。”現在由於醫學的進展,積證的預後已有了很大的好轉,可以使患者的症狀有所減輕,生存時間延長,部分患者甚至可望獲得治癒。積證後期,因肝膽疏泄失常,膽汁外溢而出現黃疸;水液內聚而成為鼓脹;火熱灼傷脈絡,或氣虛不能攝血,血液外溢?,而致吐血、便血、衄血等,均為病情重篤,預後不良之象,當積極救治。

七、預防與調攝

積聚之病,起於情志失和者不少,故正確對待各種事物,解除憂慮、緊張,避免情志內傷,對防與治均很重要。飲食上應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刺激之晶,多吃新鮮蔬菜。注意勞逸適度,避免過勞。如有胃脘痛、脅痛、泄瀉、便血等病證,應及早檢查治療。

結語:通過上文的瞭解,積聚是以腹內結塊,有脹痛感為主要臨床特徵的一類病證。情志抑鬱,酒食內傷,邪毒內侵是引起積聚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治療過程中也講究聚證重調氣,積證重活血。

積累之謂,由漸而成者也;聚者,聚散之謂,作止不常者也。”

三、診斷

1.積證以腹部可捫及或大或小、質地或軟或硬的包塊,部位固定不移,並有脹痛或刺痛為臨床特徵。隨著積塊的出現及增大,相應部位常有疼痛,或兼噁心、嘔吐、腹脹,以及倦怠乏力、胃納減退等症狀。而積證的後期,除上述症狀加劇外,虛損症狀也較為突出。

2.聚證以腹中氣聚、攻竄脹痛、時作時止為臨床特徵。其發作時可見病變部位有氣聚脹滿的現象,但一般捫不到包塊;緩解時則氣聚脹滿的現象消失。聚證發作之時,以實證的表現為主,反復發作,常出現倦怠乏力、納差、便溏等脾胃虛弱的證候。

結合病史,作B超、Cr、胃腸鋇餐X線檢查及纖維內窺鏡檢查等有助於診斷。

四、鑒別診斷

1.痞滿痞滿以患者自覺脘腹痞塞不通、滿悶不舒為主要症狀,但在檢查時,腹部無氣聚脹急之形可見,更不能捫及包塊,臨床上以此和積聚相區別。

2.鼓脹鼓脹以肚腹脹大、鼓之如鼓為臨床特徵。其與積聚相同的是腹內均有積塊,但鼓脹的積塊多位於脅肋部,且鼓脹除腹內積塊外,更有水液停聚,肚腹脹大。而積證腹內無水液停聚,肚腹一般不脹大,腹內積塊的部位亦不局限於脅肋部。

五、辨證論治

辨證要點

1.辨積與聚積與聚雖合稱為一個病證,但兩者是有明顯區較別的。積證具有積塊明顯,固定不移,痛有定處,病程較長,多屬血分,病情較重,治療較難等特點;聚證則無積塊,腹中氣時聚時散,發有休止,痛無定處,病程較短,多屬氣分,一般病情較輕,相對地治療亦較易。至於古代文獻以積為髒病,聚為腑病,則不可拘泥,實際上不少積證的積塊就發生在胃、腸。

2.辨部位積塊的部位不同,標誌著所病的臟腑不同,臨床症狀、治療方藥也不盡相同,故有必要加以鑒別。從大量的臨床觀察來看,在內科範圍的脘腹部積塊主要見於胃和肝的病變。右脅腹內積塊,伴見脅肋刺痛、黃疸、納差、腹脹等症狀者,病在肝;胃脘部積塊伴見反胃、嘔吐、嘔血、便血等症狀者,病在胃;右腹積塊伴腹瀉或便秘、消瘦乏力,以及左腹積塊伴大便次數增多、便下膿血者,病在腸。

3.辨虛實積證大體可分為初、中、末三期,一般初期正氣未至大虛,邪氣雖實而不甚,表現為積塊較小、質地較軟,雖有脹痛不適,而一般情況尚可。中期正氣漸衰而邪氣漸甚,表現為積塊增大、質地較硬、疼痛持續,並有飲食日少,倦怠乏力,形體消瘦等症。末期正氣大虛而邪氣實甚,表現為積塊較大、質地堅硬,疼痛劇烈,並有飲食大減,神疲乏力,面色萎黃或黧黑,明顯消瘦等症。

治療原則

聚證重調氣,積證重活血。聚證病在氣分,以疏肝理氣、行氣消聚為基本治則,重在調氣;積證病在血分,以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為基本治則,重在活血。要注意區分不同階段,掌握攻補分寸。積證初期,積塊不大,軟而不堅,正氣尚可,治療以攻邪為主,予以行氣活血、軟堅消積;中期積塊漸大,質漸堅硬,而正氣漸傷,邪盛正虛,治宜攻補兼施;末期積塊堅硬,形瘦神疲,正氣傷殘,治宜扶正培本為主,酌加理氣、化瘀、消積之晶,切忌攻伐太過。

在積證的治療中,應注意處理好攻法與補法的關係,正如《景嶽全書·積聚》所說:“治積之要,在知攻補之宜,而攻補之宜。當於孰緩孰急中辨之。”在治療中應注意“治實當顧虛”,“補虛勿忘實”,可根據具體情況,或先攻後補,或先補後攻,或寓補於攻,或寓攻於補。

六、轉歸預後

聚證的預後一般較好,而積證的預後一般較差。正如《景嶽全書·積聚》所說:“無形之聚其散易,有形之積其破難。”一般的聚證,若治療得當,解除了病因,可望治癒。但亦有部分反復發作,或先因氣聚,日久則血瘀成積者。積證在腹部捫到積塊之前,大多已經歷了一段病程,所以當發展成為積證時,·治療比較困難。早在唐代《外台秘要·卷十二》就談到:“凡症堅之起,多以漸生,而有覺便牢大者,自難療也。”現在由於醫學的進展,積證的預後已有了很大的好轉,可以使患者的症狀有所減輕,生存時間延長,部分患者甚至可望獲得治癒。積證後期,因肝膽疏泄失常,膽汁外溢而出現黃疸;水液內聚而成為鼓脹;火熱灼傷脈絡,或氣虛不能攝血,血液外溢?,而致吐血、便血、衄血等,均為病情重篤,預後不良之象,當積極救治。

七、預防與調攝

積聚之病,起於情志失和者不少,故正確對待各種事物,解除憂慮、緊張,避免情志內傷,對防與治均很重要。飲食上應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刺激之晶,多吃新鮮蔬菜。注意勞逸適度,避免過勞。如有胃脘痛、脅痛、泄瀉、便血等病證,應及早檢查治療。

結語:通過上文的瞭解,積聚是以腹內結塊,有脹痛感為主要臨床特徵的一類病證。情志抑鬱,酒食內傷,邪毒內侵是引起積聚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治療過程中也講究聚證重調氣,積證重活血。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