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經方治療急性阻塞性黃疸案

唐某, 女, 56歲。 因腹痛、身黃伴下肢浮腫半月, 於2013年10月11日就診。

患者半月前右上腹疼痛, 脹滿不適, 口苦, 不思飲食, 漸至全身皮膚發黃。 曾在某西醫醫院輸液及中藥治療(用藥不詳), 病情加重, 下肢浮腫。 遂來餘處求治。 原經治醫院檢查資料彩超示:膽囊未探及;膽總管結石伴擴張, 膽總管上段內徑1.2釐米, 查見多個強回聲團伴淡聲影, 最大約1.1釐米;右肝內膽管內徑約0.7釐米, 內見多個強回聲堆積, 最大約0.8釐米;脾大(脾門厚5.4釐米), 脾靜脈增寬(0.8釐米);腹腔積液(4.7釐米)。 血液生化: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1143 U/L, 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 462 U/L, γ-穀氨醯氨基轉移酶(GGT)1410U/L,

總膽紅素(TBIL)108.7μmol/L, 直接膽紅素(DBIL)82.4μmo1/L, 間接膽紅素(IBIL)26.3μmoI/L。 3年前曾行膽囊切除術。

刻診:神疲, 呻吟不止, 面目俱黃, 色如橘子, 額上棕黑似煙熏。 一身悉腫, 口苦, 上腹滿悶, 脅下脹痛, 脘痞嘔惡, 小便黃, 大便3日未解。 舌邊紅, 苔黃微膩, 脈弦緩而濡。

西醫診斷:膽總管及肝內膽管結石嵌頓;阻塞性黃疸伴肝功損害;膽汁性肝硬化。

中醫診斷:黃疸(陽黃)。 證系濕熱蘊阻, 膽腑瘀結, 上鬱下閉。

方藥:治用大柴胡湯合茵陳蒿東加減。 柴胡20克, 黃芩15克, 白芍20克, 枳實10克, 法半夏10克, 大黃(後下)15克, 芒硝20克 (後下), 梔子(炒)10克, 茵陳(先煎)50克, 虎枝20克, 雞內金20克, 金錢草30克, 大棗10克。 以水2000毫升, 先煮茵陳至1500毫升, 再入餘藥(大黃, 芒硝後下), 煎取800毫升, 每服200毫升, 日3~4次/劑, 5劑。 服藥期間病情如有變化,

囑患者家屬及時報告。

二診(2013年10月18日):脅痛已瘥.黃疸漸退, 額上棕黑, 胸滿脘痞未減。 大便溏薄, 溺色黃赤, 舌邊紅, 苔薄黃, 脈濡緩。 仍以清熱利濕為治。

方藥:黃芩10克, 黃連10克, 大黃15克, 柴胡15克, 枳實10克, 白芍20克, 法半夏10克, 梔子(炒)10克, 茵陳(先煎)30克, 虎杖20克, 雞內金15克, 金錢草30克, 木香6克, 大棗10克。 方中黃芩、黃連、大黃三味, 用沸水浸泡取汁約300毫升。 餘藥煎法同前, 取汁800毫升, 再加入浸泡之藥汁, 日3次/劑, 5劑。

三診(2013年10月28日):彩超示:膽總管不擴張, 管內無結石聲影;右肝內膽管內徑0.6釐米, 可探及多個結石影, 最大約0.7釐米;肝功:ALT200U/L, AST120U/L, ALP200U/L, GGT420U /L, TBIL53.5μmo1/L, DBIL38.4μmo1/L, IBIL15.1μmo1/L。 全血圖示:WBC 10.05×109/L, 中性粒細胞百分比70%, 淋巴細胞百分比17%。

診查所見:目黃已退, 額上微黑. 脅痛未已, 胸腹痞滿, 口渴引飲, 胃納欠佳。 手足心熱, 大便溏,

日 三、四行, 溺色黃。 脈濡緩, 舌苔薄黃。 此中焦濕熱未盡, 氣陰已虛。

方藥:王氏連樸飲加減。 黃連10克, 厚樸15克, 梔子(炒)10克, 法半夏6克, 蘆根30克, 西洋參20克, 虎枝20克, 石菖蒲6克, 茵陳(先煎)30克, 金錢草30克, 雞內金15克。 水煎服, 2日1劑, 5劑。

四診(2013年11月4日):彩超示肝內膽管結石如前。 神疲畏寒, 未再渴飲, 額頭暗黃呈棕黑色, 手足心熱, 時有汗出, 脅下脹痛。 大便溏薄色黑, 溺色黃, 舌色紫暗、苔薄白, 脈弦細弱。 此為脾腎陽虛、失于溫運, 濕濁瘀阻、難以疏化。

方藥:東垣升陽益胃東加減, 兼用《金匱》硝石礬石散口服。 人參15克, 黃芪20克, 白術10克, 法半夏10克, 陳皮6克, 茯苓10克, 澤瀉10克, 黃連10克, 防風6克, 制附片10克, 紫河車(研服)20克, 柴胡10克, 白芍20克, 茵陳15克, 雞內金15克, 炙甘草6克。 水煎服, 2日1劑, 5劑。 另予硝石30克,

礬石20克, 混合研末。 每用3克, 大麥粥汁調和, 晨服1次。

五診(2013年11月15日):彩超示:右肝內膽管內徑0.5釐米, 可探及少數結石影, 最大0.4釐米。 肝功:ALT80U/L, AST64U/L, ALP120U/L, GGT180U/L, TBIL38.3μmo1/L, DBIL16.2μmo1/L, IBIL12.1μmol/L。

診查所見:精神漸佳, 身黃已退, 額上微黑如前。 飲食增進, 偶見脅腹脹滿, 大便微溏, 溺色黃, 脈弦細。 病雖減, 餘邪未了。 此為脾腎兩虛、濁瘀蘊阻之候。 其治仍宗前法, 續用前方5劑。 服藥期間, 病情日漸好轉。 爾後, 患者又將前方再服5劑。 黃疸盡退, 尿色已清, 大便漸實, 身無他恙, 遂自動停藥。 1月後來院複查, 彩超示:膽總管及肝管未見擴張, 右肝內膽管有少許小結石影;肝功、腎功各項指標均正常。 予香砂六君子東加減, 健脾和胃善後, 隨訪半年, 未再復發。

按:本例患者, 為膽總管及肝內膽管結石嵌頓致阻塞性黃疸。

由於梗阻上方管內壓力增大, 血中膽紅素迅速升高, 膽管內大量細菌及毒素在體內擴散, 導致肝細胞壞死, 肝功能損害。 如膽汁反流入胰管, 可併發急性胰腺炎、中毒性休克, 甚則死亡。

肝內膽管結石是指左、右肝管匯合部以上各分枝膽管內的結石形成。 常與肝外膽管結石並存, 亦可單獨存在。 發生梗阻後, 可誘發局部感染及繼發膽管狹窄, 使結石難以自行排出, 病情遷延不愈。 其臨床表現除具肝外膽管結石的症狀外, 肝區及同側胸背部常有深在性持續脹痛。 即使肝外膽管結石已經排出, 黃疸減退, 但這種症狀仍可持續存在。 故本例患者膽總管結石排出後, 仍見右上腹持續疼痛脹滿, 即與肝內膽管結石有關。 患者迭經苦寒攻下, 脾腎已虛,濕濁瘀阻,證轉陰黃,治宜緩圖。回顧本病初診之時,因膽總管結石嵌頓,腹痛嘔惡不止,面目俱黃,雖見額色棕黑,未予警覺。及至膽總管結石排出後,黃疸腹痛減輕,額上黑色不去,更見神疲畏寒,大便溏薄及手足心熱諸症,聯想到本病是否屬仲景所言“女勞疸”“黑疸”之病,應與肝內膽管結石相關。《金匱要略》黃疸病篇雲:“黃疸病,日晡所發熱,而反惡寒。此為女勞得之。膀胱急,少腹滿,身盡黃,額上黑,足下熱,因作黑疸。……大便必黑,時溏,此女勞之病,非水也,腹滿者難治。硝石礬石散主之”。本例患者,雖為女性,但腎虛內蘊濕熱瘀濁,非獨男性有之,女性亦可罹患。正如范永升主編《金匱要略》于此段釋義雲:“女勞疸本自腎虛,因作黑疸者,或因失治誤治,或因強力勞作,調攝不當,均可變成黑疸。……必以手足心熱,額上黑,畏寒等腎虛症狀較為突出”。

故本例患者于第四次就診後用藥,皆為肝脾腎同治,寓攻於補。用東垣升陽益胃東加減,補脾益氣,溫腎固精,除濕清熱;兼用硝石礬石散消瘀逐濁,平旦與服,以大麥粥調服,顧護胃氣。平旦為肝旺之時,服藥效果最佳。《素問·髒氣法時論篇》謂:“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靜”。平旦木旺,精神清爽,得肝氣之助,易於攻邪,此時服藥,病人對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耐受力最強(見張家禮主編《金匱要略》245頁)。以此合方而治,藥證相宜,終以愈疾。

本病治療中對複方的選用及某些藥物的使用方法亦有所講究,俾能增效減毒。當其膽總管結石梗阻膽紅素及轉氨酶急劇升高、肝功損害時,用大柴胡湯合茵陳蒿湯解鬱散結、清熱利濕、利膽退黃,意在攻邪安正。藥量宜重,服之宜急,冀能速達病所。其中茵陳一味,尤須量大而先煎、久煮,方能蕩除濕熱濁汙而退黃取效。考仲景《傷寒論》中茵陳蒿湯諸藥之用量,茵陳為6兩、梔子14枚、大黃2兩,茵陳用量為它藥3倍以上,且方後有雲,“上三味以水一鬥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王輝武在《中藥臨床新用》一書引吳國慶之研究雲:“運用茵陳治療黃疸必須久煎、先煎……一者去其輕揚外散之氣,以厚其味,便其專於苦降,不達表而直入裡,以利濕熱從小便而出,則黃疸去;再者,通過先煮可祛除茵陳的毒性;三者茵陳質輕而量重……若後下必茵陳尚未浸透而他藥已煎煮過時。且茵陳的重要成分並不在揮發油內。”

二診時脅痛已瘥,黃疸漸退,但心下痞未減,此肝膽濕熱未盡,邪熱壅滯,邪熱結於心下,故于大柴胡湯合茵陳蒿東加減方中,將黃連、黃芩、大黃三味沸水浸泡取汁,是遵仲景大黃黃連瀉心湯之法,不煎煮而以沸水浸泡須臾,薄其味而厚其氣,散無形之邪熱,消心下之痞滿。本病後期用藥,因患者濕熱瘀濁未淨而正氣已虛,其黃由陽轉陰,故於補脾益氣、溫腎固精的同時,兼服《金匱》硝石礬石散,消瘀逐濁,寓攻於補,氣血皆及。方中硝石、礬石二藥,皆為礦石,不但礙胃,且易發生不良反應。故用量宜輕,藥宜火煆,平旦時與大麥粥調服,以助藥力,既護胃氣,更利祛邪、防止藥物不良反應發生。

脾腎已虛,濕濁瘀阻,證轉陰黃,治宜緩圖。回顧本病初診之時,因膽總管結石嵌頓,腹痛嘔惡不止,面目俱黃,雖見額色棕黑,未予警覺。及至膽總管結石排出後,黃疸腹痛減輕,額上黑色不去,更見神疲畏寒,大便溏薄及手足心熱諸症,聯想到本病是否屬仲景所言“女勞疸”“黑疸”之病,應與肝內膽管結石相關。《金匱要略》黃疸病篇雲:“黃疸病,日晡所發熱,而反惡寒。此為女勞得之。膀胱急,少腹滿,身盡黃,額上黑,足下熱,因作黑疸。……大便必黑,時溏,此女勞之病,非水也,腹滿者難治。硝石礬石散主之”。本例患者,雖為女性,但腎虛內蘊濕熱瘀濁,非獨男性有之,女性亦可罹患。正如范永升主編《金匱要略》于此段釋義雲:“女勞疸本自腎虛,因作黑疸者,或因失治誤治,或因強力勞作,調攝不當,均可變成黑疸。……必以手足心熱,額上黑,畏寒等腎虛症狀較為突出”。

故本例患者于第四次就診後用藥,皆為肝脾腎同治,寓攻於補。用東垣升陽益胃東加減,補脾益氣,溫腎固精,除濕清熱;兼用硝石礬石散消瘀逐濁,平旦與服,以大麥粥調服,顧護胃氣。平旦為肝旺之時,服藥效果最佳。《素問·髒氣法時論篇》謂:“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靜”。平旦木旺,精神清爽,得肝氣之助,易於攻邪,此時服藥,病人對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耐受力最強(見張家禮主編《金匱要略》245頁)。以此合方而治,藥證相宜,終以愈疾。

本病治療中對複方的選用及某些藥物的使用方法亦有所講究,俾能增效減毒。當其膽總管結石梗阻膽紅素及轉氨酶急劇升高、肝功損害時,用大柴胡湯合茵陳蒿湯解鬱散結、清熱利濕、利膽退黃,意在攻邪安正。藥量宜重,服之宜急,冀能速達病所。其中茵陳一味,尤須量大而先煎、久煮,方能蕩除濕熱濁汙而退黃取效。考仲景《傷寒論》中茵陳蒿湯諸藥之用量,茵陳為6兩、梔子14枚、大黃2兩,茵陳用量為它藥3倍以上,且方後有雲,“上三味以水一鬥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王輝武在《中藥臨床新用》一書引吳國慶之研究雲:“運用茵陳治療黃疸必須久煎、先煎……一者去其輕揚外散之氣,以厚其味,便其專於苦降,不達表而直入裡,以利濕熱從小便而出,則黃疸去;再者,通過先煮可祛除茵陳的毒性;三者茵陳質輕而量重……若後下必茵陳尚未浸透而他藥已煎煮過時。且茵陳的重要成分並不在揮發油內。”

二診時脅痛已瘥,黃疸漸退,但心下痞未減,此肝膽濕熱未盡,邪熱壅滯,邪熱結於心下,故于大柴胡湯合茵陳蒿東加減方中,將黃連、黃芩、大黃三味沸水浸泡取汁,是遵仲景大黃黃連瀉心湯之法,不煎煮而以沸水浸泡須臾,薄其味而厚其氣,散無形之邪熱,消心下之痞滿。本病後期用藥,因患者濕熱瘀濁未淨而正氣已虛,其黃由陽轉陰,故於補脾益氣、溫腎固精的同時,兼服《金匱》硝石礬石散,消瘀逐濁,寓攻於補,氣血皆及。方中硝石、礬石二藥,皆為礦石,不但礙胃,且易發生不良反應。故用量宜輕,藥宜火煆,平旦時與大麥粥調服,以助藥力,既護胃氣,更利祛邪、防止藥物不良反應發生。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