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少陰病吳茱萸湯證

《傷寒論》原文︰少陰病, 吐利, 手足厥冷, 煩躁欲死者, 吳茱萸湯主之。

柯韻伯曰︰少陰病, 吐利、煩躁、四逆者死。 四逆者四肢厥冷兼臂、脛而言也, 此雲手足是指掌而言, 四肢之陽猶在也。

【吳茱萸湯】吳茱萸一升湯洗七遍, 人參三兩切, 生薑六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 以水七升, 煮取二升, 去滓, 溫服七合, 日三服。

吳茱萸湯之實用, 乃肝胃同治之劑也。 至於此證煩躁欲死, 非必因肝邪盛極, 實因寒邪阻塞而心腎不交也。 蓋人心腎之氣, 果分毫不交, 其人即危不旋踵, 至於煩躁欲死, 其心腎幾分毫不交矣。 夫心腎之所以相交者,

實賴脾胃之氣上下通行, 是以少陰他方中皆用乾薑, 而吳茱萸湯中則重用生薑至六兩, 取其溫通之性, 能升能降(生薑善發汗, 是其能升, 善止嘔吐, 是其能降), 以開脾胃凝滯之寒邪, 使脾胃之氣上下通行, 則心腎自能隨脾胃氣化之升降而息息相通矣。

【來源】鹽山·張錫純著《醫學衷中參西錄》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