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 對於患者的影視不可忽視, 從這個疾病的名字我們就可以看出來, 它對於患者的影視肯定是巨大的, 尤其是對於神經系統的影響, 那麼, 應該怎樣護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呢?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
一、做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護理
這需要治療人員精確瞭解, 患者產生心理障礙的原因, 説明患者認識到他們的某些觀念, 和行為是不合理的, 以及這種行為, 和觀念可能造成的不良後果, 使患者清楚地認識到, 哪些想法和行為是正確合理的, 哪些是錯誤的、不合理的。
為了能夠讓患者, 在錯雜的思想癥結上早日解脫, 擺脫異常的觀念與行為, 回歸到正常合理的思想行為模式, 醫生有必要為患者制定出, 解決心理問題的目標, (可以是階段性的), 並不斷尋找, 最適合患者的控制途徑。
二、做好相關疾病知識的宣教
這項工作, 有利於患者克服病態心理, 樹立治癒信心。 醫生可抽時間組織患者, 學習精神分裂症相關知識, 增強患者對這種精神疾病的認識, 讓他們因為對疾病的透徹瞭解, 而消除顧慮、保持自信樂觀的心態。 這樣的患者, 自然會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
三、不要忽視行為干預
精神分裂症患者, 出現精神分裂症狀以後, 要第一時間做好行為干預, 制止其實施精神分裂行為, 絕對不能姑息遷就,
以上就是精神分裂症的護理原則, 對於精神分裂症康復期的病人, 日常護理還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保持平等心態尊重並愛護患者, 如在患者面前避免高人一等, 要謙虛、熱情、親切地對待患者, 切忌歧視、諷刺、戲弄患者。 要愛護患者, 不能拿發病期的病態言行, 作為笑料的內容, 要使其產生信賴感和安全感。
第二, 要以好的修養和耐心對待患者, 由於患者心理負擔較重, 心情不好, 容易出現情緒激動、待人暴躁, 甚至謾駡他人。 對此, 應保持冷靜、避免與之爭論。 要寬慰諒解他們, 對患者的合理要求, 要儘量給予滿足,
第三, 及時為康復期患者來解開心結, 有的患者在發病期間, 與親屬有過無理言行, 家屬感到非常的委屈, 患者感到很內疚, 此時要向對方進行解釋, 以便相互諒解, 要主動溝通彼此間的感情, 為將來患者與親人, 和睦生活奠定基礎, 為使病情長期穩定做好準備。
第四, 積極培養患者的社會適應能力, 由於精神病有較長時間的鞏固, 治療階段, 所以, 住院時間一般需要幾個月不等, 加上服用抗精神病, 的一些副作用, 不少患者總覺得康復期力不從心, 易疲乏, 對外界感到生疏, 怕不能適應將來的工作、生活。 這時家人應, 鼓勵患者參加各種活動, 如做一些較輕而又安全的勞動,
專家說, 精神分裂期患者一定要注意一下, 平時家屬多多注意患者的飲食, 並且, 我們也要注意自己的身心, 最後希望患者能儘早的康復, 健康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