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心理疾病後,
常有人會想:“治療心病這麼麻煩,
又要花錢、又要費力的,
乾脆我自己給自己治吧。
”那麼,
心理疾病能否自己治呢?
首先,
心理問題的成因往往非常複雜,
它是長期、多種矛盾混雜在一起、沒有及時、有效、正確化解的結果,
所以個人對自身問題的性質常常很難認識清楚。
其次,
心理問題的解決更是非常麻煩棘手。
正是由於自身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差、經驗不足,
所以患者要自己單獨走出沼澤、走向光明,
將像“盲人騎瞎馬”般艱難。
要知道,
一個好的心理師、諮詢師,
他進行了長期系統的理論學習和專業訓練,
那麼心理知識能否自學成才呢?完全可以, 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自學成才者, 要遠遠低於正規院校學習者。 我們暫不論其它因素, 就假設兩個各方面條件完全相同的學習者, 自學成功的概率也肯定要低於正規院校(包括正規的自考院校)的學習。
現在常出現這種情況, 有些人的心理問題已經比較嚴重, 理應做系統心理諮詢。 但向他建議時, 他卻不同意。 理由是“沒時間”。 如果是真的是忙於事業、學習、戀愛、生活, 倒是好事。 可一段時間後再見到他, 你問他忙了些什麼時, 他卻說沒忙什麼, 還是整日沉浸在痛苦中, 被恐懼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折磨著。 可見, 對待心理諮詢,
諮詢的意義之一在於, 當你不適應現實生活時, 諮詢能幫你調整, 以使你恢復正常的生活。 當你深陷心病困擾的深淵時, 你的認知往往是狹隘、扭曲的, 你的情緒是消極、消沉的, 你的行為是自閉、停頓的。 這時, 你的工作學習生活基本是低效和無效的。 如同身體生病要及時治療調整一樣, 心理生病也必須正視、承認、治療、休整。 否則不僅工作生活無法正常進行, 而且還可能誘發更大的心理危機, 留下更深的心理隱患。
諮詢的意義之二在於, 它不僅能幫助我們適應生活和正常生活, 而且它能引導我們過更好的生活。 其實, 心理完全正常的人在目前的社會狀況下是非常稀少的,
瑞典乒壇老將瓦爾德內爾理財也頗為有方, 他說了句理財名言:“你不理財, 財不理你。 ”那麼, 我借用他的話也來一句:“你愛護了心, 心將快樂你。 ”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線上獨家使用,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 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