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常伴有頭痛、發熱、鼻塞、喉痛及全身疼痛等症狀。 兒童感冒多由病毒感染所致, 一般情況下用些抗病毒的藥就可以, 如雙黃連、小兒速效感冒顆粒、板藍根沖劑等。 只要不合併細菌感染, 就不要用抗菌素。 需要注意的是感冒藥中某些成分如麻黃素、偽麻黃片、抗敏安等, 對兒童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發育等會有傷害, 使用時需謹慎。
咳嗽
若有咳嗽症狀, 因為呼吸道粘膜發炎腫脹, 滲出物較多, 兒童呼吸道較窄, 容易出現呼吸道梗阻, 發生呼吸困難, 這時咳嗽卻具有清除分泌物的作用, 因此宜用祛痰藥,
胃腸道疾病
便秘、腹瀉等是兒童常見病。 兒童便秘應先調整飲食, 可吃些蜂蜜、水果、蔬菜等, 在十分必要的時候才使用緩瀉劑。 兒童腹瀉發病率較高, 治療時也應該先調整飲食, 控制感染, 補充液體。 一般不主張使用止瀉藥, 因為使用止瀉藥後雖然腹瀉可以得到緩解, 但是可以加重腸道毒素吸收甚至發生全身中毒現象。 謹記腹瀉不可亂用抗生素。
發熱
如果小兒體溫不超過38.5℃, 一般不需要用退熱藥(退燒藥副作用較大), 在治療中密切觀察就行。 發熱是身體對病毒或細菌入侵所產生的一種反應, 這種反應有利於殲滅入侵的病毒和細菌, 從而有利於小兒的正常成長發育。
小兒發熱時應查明原因, 再作對症治療或病因治療。 幼兒大腦發育尚未完善, 體溫調節中樞功能薄弱, 因此, 孩子一有病就發熱。 發熱可能由多種病因引起, 是診斷疾病的重要體征, 濫用退熱藥很容易造成假像, 掩蓋症狀, 使疾病難以診斷。
皮膚疾病
常見的有皮炎、濕疹、藥疹等。 應查明原因, 切斷過敏源, 並給以外用膏劑治療, 必要時適當口服脫敏藥。 如非甾類乳膏治療小兒濕疹;鹽酸西替利嗪治療兩歲以上室內或室外兒童過敏患者。 因兒童角質層薄,
99藥劑師溫馨提醒:成人藥不能隨便給小孩用, 這裡不只是用藥時的大小問題, 主要是有些成人的藥, 其作用對小兒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