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傷(bite mark)是指人或動物的上下頜牙齒咬合所致的損傷, 在攻擊和防禦時均可形成。 由於人體牙弓形態、牙的排列和疏密以及生理、病理變化的不同, 加之又會有牙的修復、脫落等變化的影響, 所以牙的咬痕具有良好的個體特發現有咬傷, 要及時對咬痕進行檢驗、固定及提取, 因有的咬痕很快會變形或消失。
被咬傷後的處理措施
孩子被寵物咬傷後要及時注射狂犬疫苗, 能行之有效地預防發病。 使用狂犬疫苗要注意以下幾點:
正確處理傷口。 傷口的正確處理是防止發病的關鍵, 越早越好。 最好能取得醫生的幫助,
儘快注射狂犬疫苗。 被動物咬傷後應儘早注射狂犬疫苗, 越早越好。 首次注射疫苗的最佳時間是被咬傷後的48小時內。 具體注射時間是:分別於第0、3、7、14、30天各肌肉注射1支(2毫升)疫苗, “0”是指注射第一支的當天(其餘以此類推)。 如果因諸多因素而未能及時注射疫苗, 應本著“早注射比遲注射好, 遲注射比不注射好”的原則使用狂犬疫苗。
被可疑狂犬病毒感染的動物咬傷亦應注射疫苗。
注意事項
在注射疫苗期間, 應注意不要飲酒、喝濃茶、咖啡;亦不要吃有刺激性的食物, 諸如辣椒、蔥、大蒜等等;同時要避免受涼、劇烈運動或過度疲勞, 防止感冒。
特別提醒
應特別提醒養犬者的是, 犬瘟病、狂犬病、犬細小病毒性腸炎、傳染性肝炎和鉤端螺旋體病是犬常見的幾種烈性傳染病, 其中狂犬病屬於人畜共患病, 死亡率極高。 目前對這幾種病尚無可靠的治療措施,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適時而有效地給犬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