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蕁麻疹分型辨治

蕁麻疹是由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和通透性增加而導致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 近年來由於空調的普及, 夏季的發病率有明顯的增加。 臨床以皮膚突然出現扁平丘疹, 劇癢, 發無定處, 時起時消, 愈抓愈癢, 消退後不留痕跡為主症。 西藥用抗組胺、激素類藥物治療, 近期療效肯定, 停藥則易復發, 常多年不愈。 蕁麻疹屬中醫學“癮疹”、“風疹”範疇, 《諸病源候論》曰:“邪氣客於皮膚, 複逢風寒相搏, 則起風瘙癮疹。 ”本病的發病原因和發病機制複雜, 歷代各家的認識不同, 總之與先天體質、飲食、情緒、外感等等有關。 現將其治療蕁麻疹的學術思想總結如下。

認為蕁麻疹的發病與個體的易感有關, 急性發作主要是由於素體脾虛, 或腸胃濕熱, 濕留皮膚, 複感風邪。 濕與風結合, 風的特點善行而數變, 所以發病突然。 感受風寒還是風熱, 從疹塊的色澤以及伴隨的症狀不難鑒別。 治療時濕是關鍵, 濕性黏滯, 濕為陰邪易阻滯氣機, 病多纏綿難愈, 導致氣血瘀滯, 所以治療時應加活血的當歸、川芎、赤芍。 慢性蕁麻疹為氣血不足, 衛外不固, 複感風邪而發病。 外邪侵襲首先侵犯皮毛, 久病則致肺氣虛, 皮膚腠理疏鬆, 衛外不固。 脾主肌肉, 運化水濕, 脾虛失運, 水濕運化失常, 濕邪停滯, 導致蕁麻疹纏綿難愈, 反復發作。 總之, 治療本病要處理好祛濕、活血、祛風的治療方法。

分型論治

外感風寒 症見皮膚突然出現瘙癢, 很快發生疹塊, 愈抓愈癢, 全身泛髮粉白色或蒼白色風團樣扁平丘疹, 遇風遇冷加劇, 得暖可緩解。 舌苔薄白或微膩, 脈象濡緩。 治宜活血祛風, 燥濕透表。 方用李老自擬解表消疹湯:當歸10克, 川芎10克, 赤芍15克, 羌活10克, 荊芥8克, 防風6克, 地膚子15克, 蒼術10克, 白鮮皮12克, 甘草6克。

外感風熱 症見全身或暴露的部位出現風團樣扁平丘疹, 稍高於皮膚, 疹塊色紅, 劇癢, 遇熱加劇, 遇冷減輕。 舌苔薄黃, 脈象浮數。 治宜活血祛風, 清熱祛濕。 方用李老自擬透表消疹湯:當歸10克, 川芎10克, 赤芍15克, 荊芥8克, 薄荷10克, 地膚子15克, 白鮮皮15克, 地骨皮15克, 浮萍24克, 菊花12克, 甘草3克。

腸胃濕熱 症見除皮膚突然出現疹塊瘙癢,

時起時消等症狀外, 發作時還伴有消化道症狀, 納差, 腹脹, 腹痛, 大便幹或溏泄, 甚至噁心嘔吐, 全身乏力。 舌苔黃膩, 舌質紅, 脈象滑數。 治宜活血祛風, 健脾燥濕。 方用燥濕消疹湯:當歸10克, 川芎10克, 赤芍12克, 荊芥8克, 防風8克, 地膚子15克, 蒼術10克, 黃柏10克, 廣木香6克, 甘草3克。 大便秘結者加大黃10克;大便溏泄者加炒薏苡仁30克, 澤瀉12克。

氣血虛弱 症見全身反復出現淡紅色風團, 多年不愈, 遇風、遇冷即發, 或在勞累後發作。 同時伴有全身乏力, 心慌氣短等症狀。 舌苔薄白, 舌質淡, 脈象細弱。 治宜補氣健脾, 活血祛風。 方用補氣消疹湯:黃芪30克, 黨參15克, 白術10克, 茯苓15克, 當歸10克, 川芎10克, 赤芍12克, 羌活10克, 防風4克, 地膚子15, 甘草3克。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