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膈肌痙攣的中醫辨治

膈肌痙攣, 屬中醫“噦”、“噦逆”、“呃逆”範疇。 中醫認為, 本病是由胃氣上逆動膈, 以氣逆上沖, 喉間呃呃連聲, 聲短而頻, 令人不能自止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症。 筆者將本病分為以下5型辨治, 獲得滿意療效。 寒邪犯胃型:症見呃聲沉緩有力, 胸膈及胃脘不舒, 得熱則減, 遇寒則甚, 進食減少, 口淡不渴, 舌苔白, 脈遲緩。 治宜溫中散寒、降逆止呃, 方用丁香散加減。 藥用丁香、柿蒂、高良薑、炙甘草、吳茱萸、肉桂、烏藥、陳皮等。

胃火上沖型:症見呃聲洪亮有力, 沖逆而出, 口臭煩渴, 多喜飲冷, 脘腹滿悶, 大便秘結, 小便短赤, 苔黃燥, 脈滑數。

治宜清熱和胃、降逆止呃, 方用竹葉石膏東加減。 藥用竹葉、生石膏、沙參、麥冬、清半夏、粳米、甘草、竹茹、柿蒂等。

肝胃氣滯型:症見呃逆連聲, 常因情志不暢而誘發或加重, 胸脅滿悶, 脘腹脹滿, 納減噯氣, 腸鳴矢氣, 苔薄白, 脈弦。 治宜順氣解鬱、降逆止呃, 方用五磨飲子加減。 藥用木香、烏藥、枳殼、沉香、檳榔、丁香、代赭石、郁金等。

脾陽不足型:症見呃聲低長無力, 氣不得續, 泛吐清水, 脘腹不舒, 喜溫喜按, 面色白, 手足不溫, 食少乏力, 大便溏薄, 舌質淡, 苔薄白, 脈細弱。 治宜溫補脾胃、和中降逆, 方用理中東加減。 藥用人參、白術、甘草、乾薑、吳茱萸、丁香等。

胃陰虧虛型:症見呃聲短促而不得續, 口乾咽燥, 煩躁不安, 不思飲食, 或食後飽脹, 大便幹結, 舌質紅,

苔少而幹, 脈細數。 治宜益胃養陰、和胃止呃, 方用益胃東加減。 藥用沙參、麥冬、玉竹、生地黃、炙枇杷葉、柿蒂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