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桂辛香草湯

組成:桂枝10克, 細辛6~20克, 香附10~20克, 乳香10克, 小茴香10克, 益母草20克, 當歸12克, 川芎10克, 白芍10克, 澤蘭10克, 延胡索10克, 甘草10克。

功能:溫經通脈, 活血化瘀, 理氣止痛。

主治:原發性痛經。

用法:於經前7日開始服藥, 每日1劑, 連服7日。

方解:痛經臨床極為多見, 其病位在胞宮, 變化在氣血, 主要是由氣血瘀滯, 寒濕凝滯, 或氣血虛弱, 肝腎虧損, 胞脈失養所致。 據筆者臨床觀察, 以氣血瘀滯和寒濕凝滯兩型最多見, 病機的關鍵在於瘀滯和寒凝, 瘀血阻止胞脈, 沖任不調, 經血不能順利排出, 不通則痛。 其治應著重于溫通, 宗“血得寒則凝, 得溫則行”及“通則不痛”之旨而組方。

桂辛香草湯中以桂枝、細辛、小茴香溫經通脈, 暖宮止痛(大劑量使用細辛時宜複方、久煎、飯後服用);香附為“氣病之總司, 婦科之主帥”, 配延胡索理氣止痛, 配益母草化瘀止痛, 為調理沖任氣血之要藥;乳香、當歸、川芎、澤蘭活血化瘀, 通經止痛;芍藥、甘草緩急止痛。 諸藥共奏溫經通脈, 活血化瘀, 理氣止痛之功。 全方溫而不燥, 理氣而無耗氣之慮, 化瘀而無破血之虞。 經前服藥, 因勢利導, “其下者, 引而竭之”, 使沖任條達, 氣順血和, 痛經自止。

加減:有熱象者加丹皮、赤芍;月經量少痛甚加紅花;月經量少色淡, 經後腹痛者加黃芪;寒凝濕重加吳茱萸、茯苓;兼腎虛者加菟絲子、桑寄生。

臨床運用:臨床一般要求服藥3個月經週期,

痛經重症可連服4~5個月經週期, 在治療期間還應避免寒濕侵襲, 忌食生冷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痛經患者由於懼痛精神緊張, 肝氣素鬱以致“經欲行而肝不應, 則拂其氣而痛生”。 因此, 保持情志舒暢, 消除緊張, 對治療痛經亦有積極意義。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