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長路 :
《黃帝內經》中有將五音(宮、商、角、徵、羽)配五行的論述, 是運用音樂療疾經驗的直接總結;《群經音辨》中有“樂, 治也”的說法, 直呼音樂能夠治病;《儒門事親》中有“好藥者, 與之笙笛”的比喻, 將音樂比為治病的良藥。
@傅延齡:
說到炎症, 想起我曾說過:看一看中藥藥理學方面的書, 大約1/3甚至1/2的中藥都被實驗研究證實具有抗炎作用。 那麼中醫能不能依據這些研究, 把這些中藥一股腦地拿來, 不講辨證論治, 用於炎症的治療?肯定不行。 辨證論治是中醫的靈魂。 記起來有一年我到臺灣一次演講的題目是:將辨證論治進行到底!
@中醫蘿蔔會 :
網友香蓮堂的出現, 對於中醫愛好者是一種鼓勵, 對於年輕的中醫專業學子更是一種信心。 都是80後, 都是從中醫院校出來的, 她為什麼可以獨當一面, 而且渾身上下洋溢著一種能夠治病助人的情不自禁的喜悅?希望產生榜樣的力量。
@青兒姑娘:
看《傅青主女科》, 對其人佩服之至。 他小時候是神童, 長大愛老婆愛兒子。 27歲時老婆死了, 兒子才5歲, 他終身不再娶, 自己拉扯獨子。 為人又孝順, 作人又正直。 明朝亡了, 就帶著老娘、兒子隱居山中。 又會書又會畫又會醫, 為窮人治病不但不要錢, 還大老遠上門。
@嶽靜蕾:
濫用祖傳秘方者應該受到嚴懲, 或罰款或取消資格都行, 但我們不能因為個別現象而影響中醫藥的全面發展。
@柏格-吳小蘭:
在農村, 很多老人家都懂一兩種中藥, 我爺爺懂坐骨神經痛的中藥治療, 一長輩懂中藥內痔治療……但都沒有傳承和發揚, 覺得好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