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服用中藥有講究 這樣做藥效才不會浪費

每一個人自出生後就在與各種疾病作艱難的鬥爭, 從最常見的感冒發燒頭疼開始, 一直到癌症這樣的絕症。 在這個過程中, 除了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外, 各種藥物也堪稱居功至偉。

十九世紀以前, 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人們使用的還是傳統的中藥。 魯迅先生就曾在文章中寫過關于他幼時幫生病的父親抓藥的經歷, 不僅要先請醫生開一張藥方, 然後再去藥房按著藥方抓藥, 而且有時藥方之中還有一些比較緊缺的藥物, 其過程之繁瑣讓人愁腸百結。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

即便是傳統的中醫也在不斷的進行改良。 在日常生活中, 幾乎每一個人都有過生病的時候, 西藥雖然見效比較快, 但是其對人體的副作用也不小, 再加上傳統文化的復蘇, 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選擇藥性溫和、副作用也相對較小的中藥來治療疾病。 但是, 儘管藥材的獲取在今天已經便捷了許多, 但是拿到藥以後具體應該如何做卻讓許多人沒了主意。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在服用中藥的前後過程中需要引起人們注意的一些地方。

中藥服用方法

一、中藥湯劑

所謂中藥湯劑就是指將藥材或者一些顆粒狀的飲片加水煎煮或者用沸水浸泡後, 去除其中的雜質而製成的液體藥劑。 在服用中藥湯劑時, 應該根據自己的病情需要,

遵從醫生的指導, 做到安全有效、經濟合理的用藥。

1、溫服

一般來說, 湯劑都需要進行溫服, 溫服就是將煎好的湯劑或者送藥的水放溫後再服用。 我們經常可以聽到:“藥熬好了, 趕緊趁熱喝。 ”諸如此類的話, 這就是傳統的中醫理論對於喝藥這方面的講究。 若是需要服用一些對於腸胃有刺激性的藥物, 溫服就可以和胃益脾, 減輕對脾胃的刺激, 從而達到治療的目地。

2、冷服

冷服就是將已經煎好的湯劑放冷後再行服用的意思, 這種服用方法常用於解毒、清熱的藥, 尤其是用於解暑的藥。 在南方, 夏天經常服用的一些涼茶其實也是屬於中藥的一種。 但是對於不應該冷服的湯劑, 若錯誤的使用了冷服的方法,

很可能會導致腹瀉或嘔吐。

3、熱服

熱服的溫度相對而言要比溫服要高, 指將中藥煎劑趁熱服用, 常見的寒證宜用熱藥, 如發散風寒的中藥就應該熱服, 並且還可以在服用之後吃一些熱稀飯或者熱水以幫助藥力更快的被身體吸收。

二、服藥的劑量

1、分服

分服就是將藥劑分成幾次按照順序服用, 這種服藥的方法主要適用於病情比較輕的患者或者是一些慢性疾病。 一劑湯藥可以分成兩到三次口服, 每次大約在兩百到三百毫升之間, 如果產生嘔吐的症狀, 建議分成多次並且按照先少後多的原則服用藥物。

2、頓服

頓服主要適用於一些來勢洶洶的疾病或者病情比較嚴重的病人。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需要應急的治療,

此時可以將藥劑一次服下, 這種方式帶來的藥力大而猛, 能夠充分發揮藥效。

三、服藥的時間

對於中藥而言, 一般是每天一劑, 分早晚兩次服用, 用藥時可以根據病情增減次數。 至於具體應該是在飯錢還是飯後, 還需要看生病的部位和性質。 若是病灶在胸腔以上, 如眩暈、頭疼等都應該在飯後服用;如果病灶在胸腹以下, 如肝臟、胃等部位, 就需要在飯前服用;若要服用對腸胃有刺激性的藥, 那麼肯定要在飯前服用……如此種種, 非常的講究, 如果不確定何時服用中藥, 可以向專門的醫生諮詢。

四、煎藥用水選擇

中藥湯劑的煎煮一般都用水作為載體, 先將藥物浸泡與其中, 並通過長時間的煎煮使得藥物中的有效成分盡可能的煎出,

煎藥的用水看似簡單, 但實際上卻十分複雜, 水既是媒介也是藥物。 歷代的醫學家將水分為很多種, 如長流水、順流水、千里水、春雨水、無根水等, 在古人看來, 水的性質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它也會隨著季節、地域、人為等因素而有所改變。

所謂急流水就是指流速比較快的水, 因為其有速急而下的特點, 所以大多用來煎煮通利二便的藥物;露水是附著於草木之上的小水珠, 在秋天露水比較多的時候可以用盤來進行收集, 在古人看來, 露水是極具養生價值的無上秒品, 所以文人雅士們也常常採集露水用來備用, 露水大多用於煎取潤肺殺祟的藥物;井水並不是井水和泉水的合稱, 而是單指井水, 在清晨時第一次打的水被稱為井花水, 用來煎取補陰的藥物,還可以用來調理氣血。

五、煎藥的注意事項

1、中藥不能洗

有的人覺得買來的中藥表面有灰塵,喜歡回家後洗一下再煮。要知道,中藥的來源非常廣泛,最主要的還是植物藥,包括根、葉、花、果實等等,都可以入藥。這些藥材在製作的過程中經過的一定的工序,如果洗過之後,很可能就會把有效成分也剔除出去了。

2、使用砂鍋

在煎中藥的時候,一般都是使用砂鍋。這是因為砂鍋的主要成分是矽酸鹽,它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受熱也比較均勻,這樣在煎藥的時候就不容易蒸發。若是使用不銹鋼之類的鍋,很容易就會煎糊。

 3、注意加水量

煎一劑中藥,首先就應該注意好用水量。如果放入的水太多,那麼就會無端的延長煎藥的時間,使得一些不宜久煎的藥物失去其原本具有的效果。而且藥汁如果太多,病人往往也不可能將其全部喝完,若加水太少則藥物的有效成分不容易被煎出,並且容易煎幹。

在煎藥的時候應該先將藥物在水中浸泡二十到三十分鐘,如果該藥物屬於滋補一類,那麼大約指需要三百毫升即可,同時在煎藥的時候還要注意不能頻繁的加水,這會不利於藥物的分解。

4、掌握火候

古人對於煎藥的火候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北宋科學家沈括就曾說過:“藥有可以久煮,有不可以久煮者,有宜急火,有宜溫火者。此煮煉之節也。”如果火太大,就會使湯液沸騰外溢,造成浪費,此外藥汁也會很快被熬幹,藥效不能被充分的煎取出來。

結語: 用來煎取補陰的藥物,還可以用來調理氣血。

五、煎藥的注意事項

1、中藥不能洗

有的人覺得買來的中藥表面有灰塵,喜歡回家後洗一下再煮。要知道,中藥的來源非常廣泛,最主要的還是植物藥,包括根、葉、花、果實等等,都可以入藥。這些藥材在製作的過程中經過的一定的工序,如果洗過之後,很可能就會把有效成分也剔除出去了。

2、使用砂鍋

在煎中藥的時候,一般都是使用砂鍋。這是因為砂鍋的主要成分是矽酸鹽,它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受熱也比較均勻,這樣在煎藥的時候就不容易蒸發。若是使用不銹鋼之類的鍋,很容易就會煎糊。

 3、注意加水量

煎一劑中藥,首先就應該注意好用水量。如果放入的水太多,那麼就會無端的延長煎藥的時間,使得一些不宜久煎的藥物失去其原本具有的效果。而且藥汁如果太多,病人往往也不可能將其全部喝完,若加水太少則藥物的有效成分不容易被煎出,並且容易煎幹。

在煎藥的時候應該先將藥物在水中浸泡二十到三十分鐘,如果該藥物屬於滋補一類,那麼大約指需要三百毫升即可,同時在煎藥的時候還要注意不能頻繁的加水,這會不利於藥物的分解。

4、掌握火候

古人對於煎藥的火候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北宋科學家沈括就曾說過:“藥有可以久煮,有不可以久煮者,有宜急火,有宜溫火者。此煮煉之節也。”如果火太大,就會使湯液沸騰外溢,造成浪費,此外藥汁也會很快被熬幹,藥效不能被充分的煎取出來。

結語: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