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除了要按時、合理的用藥外, 患者還應定期的去複查。 為何要複查呢?這是為了瞭解治療的效果和病情變化的必要程式, 主治醫師建議最好去正規的醫院。 那麼複查時的項目有哪些?
複查專案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甲胎蛋白
一般肝炎甲胎蛋白很少升高, 即使是升高了, 也很少超過200納克。 但是肝癌時甲胎蛋白往往大於400納克。 如果甲胎蛋白持續不降, 維持在400納克以上, 要注意肝癌的可能。
(2)血常規
包括白細胞、紅細胞、血色素、血小板等等。 病情一旦進入肝硬化階段, 血象的改變往往可以提示病情的嚴重程度。
(3)B超
通過定期檢查B超, 可瞭解肝臟大小形態、回聲情況、門脈內徑、脾臟厚度和有無腹水, 可以判定病情是否向肝硬化方向轉變, 或有無占位病變發生。
(4)肝功系列指標
穀丙轉氨酶(ALT)、穀草轉氨酶(AST)、膽鹼酯酶(CHE)、轉肽酶(GGT)、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血清總膽紅素(TBIL)、直接膽紅素(DBIL)、凝血酶原活動度(PA)等等。 根據以上指標可以綜合判斷病情處於什麼階段, 是輕度, 還是重度。
(5)胃鏡
當沒法根據化驗結果判斷是否有肝硬化時, 可以作胃鏡, 瞭解食管黏膜及食管周圍靜脈曲張和胃底靜脈曲張情況。 如果靜脈曲張情況存在,
(6)乙肝病毒學指標
包括乙肝病毒“兩對半”, 乙肝病毒DNA等, 瞭解病毒複製及傳染性大小。
(7)血糖、尿糖、尿常規等
主要瞭解是否存在乙肝相關性疾病, 如肝源性糖尿病、乙肝病毒相關性腎炎等。
(8)肝纖維化指標檢查
抽血檢查血清Ⅲ型前膠原、層粘連蛋白、透明質酸、Ⅳ型膠原等等, 可以初步判斷肝纖維化程度。
(9)肝穿刺檢查當其他手段和檢測方法
不能明確病情嚴重程度或存有疑問的情況下, 可以進行肝穿刺, 取活組織檢查, 有助於確診。
以上所述的檢查, 並不一定每個病人都必須進行的, 通常來說, 常規的只要進行肝功系列檢查就可以了, 只有在懷疑是否有肝硬化、肝癌等嚴重情況時, 才需要作更多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