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急性闌尾炎是小兒外科常見的急腹症, 由於幼兒無法準確表達“疼痛”的概念, 且低齡幼兒對疼痛的感覺沒有年長兒童和成年人敏感, 給診斷增加了困難, 因此, 對於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的方法, 大家就可以參考下文所述的內容來瞭解。
小兒急性闌尾炎的診斷方法有:
闌尾炎一般先腹痛, 後發熱, 腹痛呈持續性。
腹痛時, 孩子喜歡右側臥, 雙腿稍屈。
孩子很少左側臥, 因為闌尾的位置在右邊, 如果左側臥, 將會使發炎的盲腸牽動和下垂, 加重疼痛。
右下腹有壓痛點, 個別大兒童有腹肌緊張。
因孩子不願配合,
因腹部不適, 孩子不願意活動右側下肢。
行走時, 有步態不穩、跛行等異常表現。
B超檢查雖然不容易發現發炎的闌尾, 但腹腔內有“積液”, 可協助診斷。
在臨床上, 小兒急性闌尾炎可採用以下方法進行適當治療:
手術治療
小兒急性闌尾炎的基本治療方法是早期手術, 徹底切除闌尾。 但是否需要手術還必須根據患兒的年齡、病變類型、程度及全身情況而決定。 對單純性闌尾炎保守治療1~2天無惡化, 或腹膜炎已趨好轉、局限及形成闌尾膿腫者不宜手術,
在給患兒做手術之前, 必須先改善患兒的一般情況, 包括矯正脫水及電解質失衡、退熱、抗生素的應用等。 如患兒有腹脹則需要進行胃腸減壓。 手術以闌尾切除為主。 如果有腹腔積膿, 特別是有壞死組織者需同時作腹腔引流。 若局部浸潤粘連嚴重, 則只進行引流, 不作闌尾切除。 但應通知家長于2~3個月後再行闌尾切除術, 以防復發。
非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即保守療法, 主要是針對單純性闌尾炎或腹膜炎已趨於好轉、局限及形成闌尾膿腫的患兒。
藥物治療
包括中藥和西藥。 西藥最常用的是抗生素:如青黴素、氯黴素、慶大黴素及甲硝唑(滅滴靈)等, 以控制革蘭陽性、陰性及厭氧細菌。
除了以上治療方法外, 中醫治療小兒急性闌尾炎的方法也極為常見, 具體方法如下:
藥物治療
處方1:赤芍9g、公英30g、丹皮9g、大黃9g(後下)。 多用於卡他性闌尾炎
處方2:桃仁9g、連翹15g、、銀花30g、炒山甲9g、炒皂刺9g、公英30g、赤芍15g敗醬草30g、大黃9g(後下)、生石膏30g(發熱時用)。
加減法:
(1)高熱加生石膏、紫雪、人工牛黃、大青葉。
(2)納呆、濕熱、苔膩加藿香、佩蘭薏米
(3)噁心嘔吐加竹茹、生薑、生半夏;
(4)腹痛加元胡、川楝子、桃仁、川芎
(5)便秘加芒硝、元明粉;
(6)腹脹加枳殼、厚樸、炒萊菔子。
(7)弛張熱加柴胡、黃芩、芥穗。
針刺療法
作為輔助療法。 主穴為足三裡或闌尾穴, 結合臨床症狀可配其他穴位如上脘、天樞、合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