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風心病的治療方法都有哪些

風心病學名是風濕性心臟病, 是指由於風濕熱活動, 累及心臟瓣膜而造成的心臟病變。 現在全世界有超過1500萬風濕性心臟病患者, 同時每年也在增加中, 如果不及時預防會導致心力衰竭, 那麼下面就由小編我來為大家介紹下風濕性心臟病都有哪些治療方法

治療風心病時的治療事項:

1、飲食

術後注意加強營養, 不宜吃太鹹的食物, 主要是補充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 服用華法林抗凝的患者不宜過多或長期食用含維生素K豐富的食物, 如菠菜、豬肝、胡羅蔔、菜花、豌豆等。 由於飲酒可以影響華法林的代謝,

所以在抗凝期間不要飲酒。

治療風心病的注意事項

2、服藥

術後早期需要按時服用一些藥物, 主要是抗凝藥、強心利尿藥等。 置換生物瓣需要在術後半年服用阿司匹林低強度抗凝治療, 置換機械瓣則需要終生服用抗凝藥物。

3、生活習慣

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少熬夜, 避免勞累。

4、預防感染

平時可適當鍛煉, 增強體質, 防止感冒等呼吸道炎症, 如果患有牙周炎、破潰、泌尿系感染等。 應該及時就醫, 並主動向醫生講解自己曾接受過心臟瓣膜手術, 並準確提供自己目前的用藥情況。

5、就醫

一旦身體不適, 應該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不可自己隨便使用感冒藥和抗生素等藥物。

風心病的治療:

1、急性期治療

(1)抗生素:消除鏈球菌的潛藏感染,

用青黴素80萬~160萬U/每日, 肌肉注射, 持續時間為10~14天。 最好在風濕熱第二年春季預防性治療, 肌肉注射同樣劑量青黴素一周, 或上呼吸道感染時(病毒感染除外), 最少肌肉注射青黴素3~5天。

(2)抗風濕治療:

①水楊酸製劑:單純關節炎時, 可選用此藥。 本類藥有消炎、退熱、止痛作用。 常用的有阿司匹林, 小兒100~150mg/kg, 成人4~6g/日, 分3~4次口服。 控制症狀或出現輕度毒性反應後, 減少1/3用量, 直到風濕活動停止2周後。 對心功能不全、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者, 禁用水楊酸鈉。

風心病的治療

②皮質激素:本類藥為免疫抑制劑, 能降低組織反應性, 控制炎症, 但不能減少瓣膜病的發生。 有心臟炎及高熱或心功能不全時使用。 常用的有地塞米松5~10mg, 每天2~4次, 氫化可的松200~400mg/日。

直至風濕活動消失2~3周後方可減量或停用。

2、緩解期治療

慢性瓣膜病根治在於外科手術, 在整個病變過程中, 控制症狀、改善心功能及適當地選擇手術時機, 是內科治療的關鍵。 心功能不全及房顫的治療是慢性期治療的兩個主要問題。

(1)心功能不全:對於慢性二尖瓣狹窄、竇性心律的病人, 若有輕度心功能不全, 一般主張應用低鈉飲食和利尿劑。 洋地黃的應用應慎重, 症狀輕者, 可不用, 症狀較嚴重者, 可以應用, 但劑量應小, 防止中毒。 在活動性心肌炎時, 洋地黃應用更應小心, 其心力衰竭往往由於急性心肌炎引起, 應用激素治療效果較好。 近來有人主張, 對於二尖瓣及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又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加用血管擴張劑治療有一定的效果。

(2)房顫:陣發性房顫首先應用洋地黃製劑治療。 對於新出現的房顫, 未經複律治療者, 電複律為首選。 如電複律後迅速回復為房顫者, 則無必要多次反復電複律。 慢性房顫病人除適當應用洋地黃製劑外, 合併應用β受體阻滯劑。

3、手術治療。

慢性風濕性瓣膜病在病情穩定情況下, 符合外科指征者, 考慮手術治療。 二尖瓣分離術及人造瓣膜替換術、球囊導管瓣膜擴張成形術及瓣膜修復術等, 據病變程度及性質不同, 各有其適應證。

小編提示:人們一旦有風濕性心臟病, 將會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 甚至危及到人們的生命, 所以人們要及時治療風濕性心臟病, 否則會引發多種心臟疾病, 小編在此祝願大家身體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